新華社電 20日,2018年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總結大會在上海舉行,會上公佈了“工資帽”等新政細則,足協還將推動職業聯盟在2019年掛牌成立。

會議最受關注的當屬“工資帽”等新政。中國足協准入審查部部長何璽介紹說,中超球員薪酬支出佔俱樂部總支出比例限額將逐年下降,2019年至2021年分別爲65%、60%和55%。中超國內球員個人薪酬(不含獎金)最高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參加2019年亞洲盃、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酬限額基礎上上浮20%執行。自2019年1月1日起,在中國足協新備案的合同按限額簽訂;合同尚未到期的球員,待現有合同到期後再按限額重新簽訂。

2019年至2021年,中超俱樂部支出最高限額分別爲12億、11億、9億,中甲俱樂部則三年都爲2億。俱樂部投資人注資限額,中超分別爲6.5億、5.6億和3億,中甲爲1.1億、1.0億和0.9億。在虧損限額方面,中超分別爲3.2億、2.9億和2.7億,中甲爲0.7億、0.6億和0.5億。

俱樂部全年獎金總限額方面,亞冠的贏球和平球獎金分別爲600萬元每場和200萬元每場,中超爲300萬元每場和100萬元每場,中甲爲100萬元每場和30萬元每場。

何璽介紹說,經各俱樂部共同商定,對於超過各限額指標的俱樂部,將給予一定限制措施,包括警告、限制引援名額和扣除積分等。

此外,中國足協還將繼續加強對“陰陽合同”的治理。違規俱樂部將受到扣除聯賽積分、取消准入資格的處罰,違規教練員、球員將受到一至三年禁賽處罰。另據何璽介紹,2019年起,申請中超、中甲准入的俱樂部在報名大名單中應有本俱樂部培養的U21球員。鼓勵中超、中甲俱樂部建立國際青訓中心,輸送青少年球員赴國外訓練比賽。申請中超準入的俱樂部須擁有一支女足球隊,並參加女超、女甲或女乙聯賽。女超俱樂部每年投入不低於1500萬元,不高於3000萬元。

在2019年中超U23球員政策方面,首發1人,出場3人次,國家隊徵調可獲相應減免。決定聯賽名次辦法中,積分相等球隊間,在比較相互間積分、淨勝球、進球數後仍相等的,將按權重比例計算預備隊、U19、U17、U15、U14和U13聯賽成績,排名靠前者,聯賽名次列前。外援政策與上賽季保持一致。

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在總結2018賽季職業聯賽時宣佈,中國足協將推動職業聯盟在2019年掛牌成立。

“職業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增強俱樂部"自主生存、自主發展、自主約束"的能力,推動職業領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激發職業聯賽發展新活力。”他說。

他還表示,中國足協對於職業聯盟的態度是:儘可能地服務,確保職業聯盟穩妥有序成立;儘可能地放權,確保職業聯盟健康獨立運行。其中,服務是指中國足協爲職業聯盟成立保駕護航,引導、推動各俱樂部投資人達成共識;放權是指中國足協充分實現管辦分離,將職業聯賽各項權利放到職業聯盟。

“具體體現在雙方對於職業聯賽的"五權"劃分上,即中國足協享有所有權、監督權,職業聯盟享有管理權、經營權和利益分配權。”李毓毅說,“經過前期努力,職業聯盟籌建取得了一定成果,現階段籌備設立的職業聯盟將由中超、中甲32傢俱樂部組成。目前我們正在協調各方、加快推進,方案成熟後會履行程序徵求各方意見,力爭在2019年掛牌成立職業聯盟。”

明年聯賽跨度長達270天創紀錄 國足集訓、比賽時間超過150天

中國足球2019“忙一年”

本報訊

2018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議因爲要出臺一系列新政,而被業內人士視爲新賽季各級聯賽的“風向標”。而在此次“定調”會議期間,新賽季各級聯賽、盃賽、亞冠及國家隊賽歷的推出也備受各俱樂部關注。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新賽季中超聯賽將於2019年3月2日揭幕,計劃於11月30日落幕,其時間跨度長達270天左右,這也創造了中超自2008年增容至16隊後最長單季時間跨度紀錄。

新的賽歷顯示,從明年1月的亞洲盃開始,國足全年將集中7次,考慮到國足從明年9月開始征戰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比賽,足協爲兼顧聯賽和國家隊利益,將中超賽程拉長以確保國足9月、10月、11月的三期集訓平均時間達3周。

中超聯賽明年跨度最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賽季中超聯賽的落幕時間定在11月30日。資料顯示,自2008賽季中超增容至16隊規模以來,除當季中超聯賽也是在當年11月30日落幕外,往後各賽季中超落幕的時間大多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而由於2008賽季中超聯賽是當年3月29日揭幕的,因此明年中超聯賽270天左右的時間跨度將創造國內頂級職業聯賽最長時間跨度紀錄。

新賽季中超聯賽時間跨度爲何如此之長?答案正是中國足協爲了兼顧聯賽競爭和國家隊備戰利益。按照此前足協聯賽部門、競賽部門、國家隊管理部門以及各俱樂部多方溝通的結果,新賽季中超聯賽計劃安排5段間歇期,其中首段將安排在明年3月11日至28日,也就是聯賽第2輪結束後;第2段間歇期安排在5月28日至6月23日,第11輪戰罷;第3段計劃安排在8月20日至9月12日,第23輪戰罷;第4段安排在9月27日至10月17日,第26輪結束後;第5段安排在10月29日至11月22日,第28輪結束後。

和過去幾個賽季不同,國足明年11月最後一個正式國際比賽日週期的集訓並沒有安排在中超落幕之後,而是安排在最後兩輪比賽之前。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計劃中的5段聯賽間歇期最短17天,最長25天。這樣一系列安排,很大程度上是因爲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從明年開打,由於卡塔爾世界盃決賽階段安排在冬季舉行,因此世預賽亞洲區的關鍵階段賽事被推延到明年9月纔開始。中國足協也因此將9月、10月、11月國足集訓週期拉長,以配合球隊備戰,而聯賽賽程拉長也有益於減緩國腳的疲勞,進一步維護俱樂部的利益。

明年聯賽“前松後緊”國腳最辛苦

由於2020年奧運會男足亞洲區預選賽從明年3月下旬開踢,國家隊除世預賽之外,還要分別參加中國杯、東亞四強賽兩個分量較重的賽事,因此明年的中超還將安排3次週中比賽,分別在7月、8月和9月。

而考慮到中超4強徵戰明年亞冠的前景充滿不確定因素,中國足協還特意在聯賽期間安排了5個備選聯賽日。

根據最新賽歷,超級盃賽將於明年2月23日在蘇州舉行,新賽季足協盃賽將於明年3月第二個週末開踢,中超球隊直到明年5月上旬的第4輪才參加足協盃賽,因此從賽程來看,明年中超各隊上半年的賽程相對寬鬆。但隨着聯賽、盃賽、亞冠賽事競爭升溫,各隊特別是有望爭奪好名次的強隊會在下半賽季迎來嚴峻的考驗,屆時他們各項賽事的賽程都很緊湊。

當然,最辛苦的還是國腳。今年國足先後有5期集訓,9場熱身賽。而明年,算上年初的亞洲盃和年底的東亞四強賽,國足總計將集中7次,集訓、比賽的時間將會超過150天。其餘200余天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還將爲俱樂部賽事奔波。

比如進入足協盃決賽的球隊,他們的國腳將在聯賽結束後、東亞四強賽備戰開始前激戰一番。如果有中超球隊進入亞冠決賽,還將分別在11月9日和24日進行兩回合較量。因此說國腳們一年當中有超九成的時間都在比賽和集訓一點也不爲過。

足協積極推進外籍球員歸化

本報訊 (華商晨報主任記者 劉陽)20日,中國足協在上海總結大會上公佈多項下賽季新政。而在下午的總結報告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明確表示,未來中國足協將“積極推進優秀外籍球員的歸化工作。”杜兆纔是在談到“全面深化職業聯賽改革和總結治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聯賽”時作出表態的,“未來中國足協將出臺關於歸化球員的實施政策,協助俱樂部試點歸化具有較高水平的優秀外籍球員,參加中超聯賽。”

此前據媒體報道,中超北京國安俱樂部正在聯繫招募海外華裔球員,目前已取得進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