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說到雙胞胎,簡直是萬千婦女夢寐以求的福氣,

而在壺界中,也存在着長得相似的壺型,

這對初入紫砂之門的愛好者來說,很難辨清,

有時竟是連老壺迷,也容易“着道”,

今天就來介紹以下三對同卵“雙胞胎”:

...




仿古,扁腹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仿古”壺,口與肩的距離稍長,頸高,身筒亦稍高,蓋沿的厚度要比口沿的厚度大,顯得壺蓋厚重

壺身上有“天地線”的,蓋板線(天線)須比壺口線(地線)厚實。蓋面鼓凸,弧度較大,和壺身形成呼應。肩部過渡優柔舒緩,腹部縱向伸展。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扁腹”壺,口與肩的距離稍短,頸矮,身筒亦稍矮,蓋沿的厚度與口沿的厚度相差不大,顯得壺蓋輕薄

蓋面微鼓,弧度較小,突出扁腹主題肩部過渡簡捷迅速,腹部橫向舒張伸展。壺鈕扁平。壺的流和把更緊湊,把外側爲圓,內側爲扁平,肉感明顯

仿古: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大仿古 高旭峯制 顧躍鳴裝飾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仿古 吳界明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仿古 任備安

扁腹: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大口扁腹 周琦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扁腹 高翔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過橋扁腹 黃敏洪


掇球、掇只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球”壺,爲紫砂的傳統器型,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便是,將壺鈕,壺蓋,壺身,以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爲大球,壺蓋爲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只”壺,清朝高熙《茗壺說》雲:“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球: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球 許衛良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球 吳界明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球 張睳(張大明)

掇只: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掇只 高旭峯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大亨掇只 毛建韋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大亨掇只 吳悅


西施、文旦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而且,最早做這個壺型的,當屬徐友泉大師

“西施乳壺”爲“摹形象體”類造型,其中心就爲一個“乳”字,模仿的是女性的乳房,壺身似乳體的子似“乳頭”,其精緻性感的魅力直攝人心。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文旦”壺,紫砂傳統經典壺形之一,壺器身線面精簡,流線豐滿光潤,身蓋相連,鈕爲扁圓球狀,嘴短而粗大,充滿圓潤之美

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讚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西施: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馬璟輝 西施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陸彬 西施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吳靜雅 觀垚西施


文旦: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文旦 許衛良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文旦 吳曙明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文章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觀 |《風捲葵》諸知冰

鏈 接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摶 |《葵仿古》駱俊傑

鏈 接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三對同卵“雙胞胎”,該如何分辨?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衆號:zishachin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