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原作家人物特寫 探尋少將曾美

晉賢

###### 探尋少將曾美 ######

文/ 晉賢

幾年前寫作時查找資料,借到一本《五臺縣志》。其中有一篇《紅表村伏擊戰》的記載: 1943年9月中旬,八路軍河北區隊曾美隊長和區隊政治處主任張星燦獲悉可靠情報: 駐探頭碉堡之敵出發到陽白村,接應駐東治敵軍運送的給養。於是決定在上紅表村設伏消滅敵人。一中隊埋伏在下紅表村,三中隊埋伏在不遠處的南頭村西,曾美隊長和張星燦主任在一中隊位置指揮。

東方泛白,敵順公路而來,前面有幾個便衣,中間是21個日軍,共28人。區隊把敵人放過去,等到中午以後,探頭敵人從陽白接上給養,用毛驢馱運返回途中走進伏擊圈。曾美髮出信號,對敵發起猛攻,激戰20分鐘,擊斃敵人27名俘虜1名,繳槍20多支,還有糧食、衣物和一本電報密碼。可見,這短短數語記載了八路軍的一次漂亮伏擊戰。

我姥姥家在離此地不遠的北面殿頭村,離探頭敵碉堡幾里遠,深受日寇禍害。當人們知道日寇被殲滅的消息後紛紛歡慶祝賀。整個50里長的東治北溝都轟動了,八路軍真爲老百姓報仇解恨,總算出了囗惡氣!

幾年前,我拜訪了上紅表村的王掄秀老人,說起了此事。王老說他當時只有8歲,見證了這次戰鬥。那天他正和父親在村南邊砍豆株,突然聽見村西槍聲和衝殺聲,急忙爬上高地瞭望,只見村前西河裏有人拚命跑,後面的人死追,喊殺聲混成一片,一會兒槍聲就消失了。他跟着村裏人們去看,八路軍已經撤走了,河灘上到處是日本鬼子的死屍。村裏人把敵屍埋在了西河裏的一棵黃梨樹下。夜深時,村裏突然來了日本人,用皮鞭抽打老百姓,硬逼着將敵屍挖出來擡回村裏,清水沖洗乾淨後,用白布裹了身,又挨家挨戶搶被子,鋪在擔架上抬走了。

我後來又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曾美指揮活埋日本鬼子的戰鬥故事,比這次紅表殲滅戰早了兩個月。那年7月7日,有一小股日軍前來崞縣(今原平縣)西頭村騷擾,被我軍設在遠處的哨兵發現,發生交火後。曾美隊長立即下令將敵人包圍,一陣猛打猛衝,日寇丟下十幾具死屍後竄進山崖下的一個名叫孔土窯洞裏負隅頑抗。他們從窗戶裏伸出兩挺機槍和十幾支步槍據守待援,如果我方硬攻會造成大傷亡。

經過一番喊話疏通和政治攻勢,敵人還是不肯投降。爲了儘快解決戰鬥,曾美和縣委幹部商量後,根據地形情況,立即發動老百姓準備把敵人活埋在這裏。老百姓一聽是活埋日本鬼子,紛紛拿着鐵鍬鎬頭趕來,上到土崖頂,把崖頂的黃土連鏟帶推順窯洞門口扔了下去。因爲土窯洞是從崖底掏進去的,只要把窯洞門封死堵住,裏面的敵人就被活埋了。

那天去的老百姓很多,埋到一半時日軍翻譯官和兩名僞軍冒着上面紛紛而落的黃土爬了出來投降了,剩餘15個日軍一直拒絕投降。曾美一聲令下繼續! 結果不一會兒就把整孔窯洞全埋死了,躲在裏面的日軍全部被活埋悶死。這也是抗日戰爭中少有的活埋日本鬼子的精彩戰鬥。

看了以上兩篇文章後,我就有了探尋曾美的想法。因爲他是在我的家鄉打擊日本鬼子的英雄。不過資料太少,也不知道曾美后來的情況。只是在一個報導中發現過他的名字,文中提了一句,曾美旅長。直到去年我學會了微信,才真正搜尋到完整的曾美生平。知道了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是共和國開國將軍,也是開國將軍中活的最久的百歲將軍。

我搜尋的資料顯示: 曾美,原名曾昭泰,1914年出生於江西興國縣。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中央蘇區1至5次反“圍剿”,後隨紅軍長征。受周恩來直接領導,遵義會議後,受指派親自徵下了改變紅軍命運的這座會議會址。長征途中,周恩來副主席親自給他改名爲曾美。

長征來到陝北後,在延安抗大學習。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1941年至1944年春任八路軍團長,進行敵後游擊戰爭。本文開始提到的兩次戰鬥就發生在這一時期。1944年10月,任冀晉軍區二分區司令員,率部收穫孟縣,後來參加正太戰役,接受日軍投降。

1945年任旅政委,參加保衛古北囗戰役,晉南護秋戰役,殲滅閻匪軍一個團。後參加解放石家莊戰役,率部首先攻佔大郭村飛機場,切斷敵空中退路和給養,獲首功獎勵。後任旅長,196師師長,參加平津戰役,最後又參加瞭解放太原戰役。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曾美將軍爲山西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

建國後擔任過許多軍職,直至北京戌區司令,曾5任國慶閱兵副總指揮。後被選爲四屆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政協委員。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功勳榮譽章。

曾美將軍一生中參加過數百次戰鬥,一次也沒有回去過家鄉。爲了懷念故鄉,給兒子特意起名叫曾興國。2015年1月31日,將軍在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2018年4月24日是太原解放69週年,我們緬懷爲解放太原立下過功勳的曾美將軍。五臺人民更不會忘記爲自己家鄉英勇殺敵的英雄曾美將軍。

【作者簡介】

孫進喜,筆名晉賢,1946年生,太原退休工程師,原籍山西五臺善文村人。善長小說,散文,紀實,特寫等體裁文章。業餘寫作200餘萬字,長篇紀實小說《磨難》50萬字,中篇小說《斷髮》,短篇小說《杜牧與清明》《悲壯的毀滅》《天哪一一我可該怎麼辦》近20篇,回憶《紅衛兵大串聯紀實》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