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調查進展:現已初步查明,康美藥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嫌違反《證券法》第63條等相關規定。

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僞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案進展:坐實財務造假,涉嫌坐莊

證監會透露了調查的起因:2018年底日常監管發現,康美藥業財務報告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當即立案調查。2018年12月29日,康美藥業披露有關信息。

此外,證監會已對康美藥業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涉嫌未勤勉盡責立案調查。

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案進展:坐實財務造假,涉嫌坐莊

通報中提及的《證券法》第六十三條爲: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坐實財務造假

康美藥業是曾經的千億市值白馬股、中藥行業的龍頭,前期已經屢遭質疑,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如今,隨着證監會調查進展的通報,財務造假有了實錘。

4月29日晚間,在披露2018年度報告之時,康美藥業更正了前期出現的會計差錯,稱2018年之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

通過自查,康美藥業對對2017年財務報表進行重述:

1、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應收賬款少計6.41億元,存貨少計195.46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2億元;2、由於覈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3、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4、在覈算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存在錯誤,造成銷售費用少計4.97億元,財務費用少計2.28億元;5、由於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合並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多計103億元,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少計1.38億元,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多計73.01億元,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少計38.22億元,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少計3.52億元,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多計3.6億元。

以“覈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爲由,康美藥業299億現金消失不見,引發市場譁然。新華社也在日前發表評論《康美藥業,別拿“信披”當兒戲》。該文章指出,證券法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然而長期以來,財報“打補丁”、信披避重就輕等市場亂象迭出,嚴重破壞了市場運行秩序。不準確的財報信息必然誤導投資者,誘使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最終有可能損失重大。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證監會通報中表示,康美藥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這意味,康美藥業4月底披露的2018年度報告同樣存在造假的情況,而當時,公司已經處於被立案調查的狀態。

遭到質疑後,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馬興田曾接受媒體採訪進行解釋,稱“財務差錯和財務造假是兩件事。康美藥業相關負責人稱:“證監會的調查讓我們正視一些不規範的問題存在。此次調整部分會計科目,是基於證監會調查監督下進行的,是比較可信可靠的。市場比較關注的貨幣資金減少299億元的問題,並不是一筆勾銷,而是大部分轉爲存貨了,我們的存貨還是很有價值的。”

從中可以看出,康美藥業試圖將事件性質認定爲“財務差錯”,而非“財務造假”,這二者有本質的差別。此次,證監會明確康美藥業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通過僞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坐實了其財務造假的罪名。

涉嫌坐莊一事或有進展

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案調查進展的第三點提及,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在去年11月30日,證券時報·e公司曾刊發報道《康美崩盤調查:“潮汕幫”組團控盤牽出神祕商人 多隻股票聯動塌方》。

2018年11月28日,康美藥業再度閃崩。截至同年11月29日,康美藥業已從10月中旬的高位跌去50%,市值縮水約500億元,期間經歷數度閃崩和一字跌停,相繼跌穿2015年股災期間的低點及2016年熔斷產生的低點。

康美藥業、皇庭國際、盛訊達3家公司,連續6個交易日(2018年10月16日、17日、18日、19日、22日、23日)股價走勢呈現出驚人一致性。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康美藥業、皇庭國際、盛訊達等公司重要股東背後,存在着一個以“同鄉關係”爲紐帶的“朋友圈”。

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透露,在康美藥業坐莊的是深圳市中恆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恆泰”),前臺老闆叫陳少鞍,坐莊皇庭國際、盛訊達、中洲控股等個股的也是這幫人。該人士表示,坐莊者是潮汕人,控盤的個股主要在廣東地區,股東名單中信託賬戶較多,存在配資情況。

陳少鞍及中恆泰翻雲覆雨之際,試圖通過同盟力量撬動多隻股票,卻不曾料及政策去槓桿帶來的股市大調整,最終功敗垂成。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此番潮汕幫動用資金達到百億元級別,且含槓桿。

“299億現金消失不見”後,康美藥業的股價再一次遭遇重挫,4月30日~5月9日連續5個交易日一字跌停。4月30日~5月14日,康美藥業區間跌幅達到46%。近三個交易日(5月15日~17日),康美藥業有所反彈。

證監會通報康美藥業案進展:坐實財務造假,涉嫌坐莊

截至5月17日收盤,康美藥業總市值330億元。在巔峯期的2018年5月底,康美藥業的總市值接近1400億元。

審計機構陷入漩渦

證監會通報指出,已對康美藥業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涉嫌未勤勉盡責立案調查。

此前報道顯示,正中珠江被立案調查的時間是5月9日,理由是在康美藥業升級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法相關法律法規。

5月9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時表示,要進一步加強與公檢法等機關的密切合作,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爲加大懲處力度,積極營造上市公司規範發展的法治環境,中介機構要歸位盡責,對於執業過程當中未能勤勉盡責,甚至與上市公司的相關主體串通違規的行爲實施一案雙查,絕不姑息。

在IPO之時,正中珠江便是康美藥業的審計機構,爲公司2018年度之前的財務報告全部出局了無保留意見。2018年的財務報告,正中珠江爲康美藥業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證監會立案調查影響,二是無法關聯資金往來的準確性,三是下屬子公司部分在建工程項目存在財務資料不完整。

在A股上市公司,正中珠江爲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根據其官網,截止到目前的上市公司客戶名單(含已過會)共計87 家。

不過,康美藥業事件爆發後,其被立案調查,業務明顯受到影響,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股東大會上否決對其的續聘議案。

5月13日,中順潔柔續聘正中珠江爲審計機構的議案遭股東大會否決,棄權比例高達87%。5月14日,中山公用股東大會續聘正中珠江繼續擔任審計機構議案同樣未被通過。

亦有上市公司的重組事項受到牽連。5月14日晚間,湯臣倍健發佈公告,因聘請的備考審閱報告出具機構正中珠江被查,根據相關法律要求,公司向證監會提出中止審覈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的申請。

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將正中珠江拒之門外,梅雁吉祥、航新科技、智光電氣、名雕股份等公司續聘正中珠江擔任審計機構的議案均通過了股東大會的審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