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實際上300分的大學和600分大學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專升本也是,全國高考錄取情況你想的只是一個本科學歷,在報志願的時候大膽的填上三本,稍微看下書,智商正常的基本能上(幾乎每年三本院校都招不滿會補錄),可如果想要去一個好點的二本院校,特別是基礎不好的同學,那可能花的功夫要稍微多點了。和大家說句實話,想要通過專升本從而和原本科院校的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是不現實的,但這是我們唯一一次獲得全日制本科學歷的機會,畢業時,專升本學生都會有學位證和畢業證(當然你得學分什麼的合格),和本科不同的是我們的畢業證上是專科起點,接受的本科教育,正常的本科生是本科起點。

1 .專科和本科差距在哪,有必要專升本嗎?什麼樣的人適合專升本?

專科與本科差距有,而且很大,當然這個大小的幅度和你自己的優秀程度有關 ,我就讀的是一所二流大專的三流專業,無論硬件軟件都很差,當時記得大一的時候剛入學,同宿6人都信誓旦旦的說要好好努力,等到了大二大三,能堅持每週上課不早退不遲到的已經沒幾個,環境是特別容易同化一個人的,而專科院校的環境往往不那麼優秀,在高校學院大肆擴招的今天,專科往往要麼智力不夠,要麼努力不夠,而大多數人屬於後者,然後這樣的一羣人聚集在一起,可想而知三年後的樣子。當然,不否認也有很多專科生很優秀,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例!我相信本科生的平均畢業薪資絕對大於專科生,有清華畢業去賣豬肉的(非歧視),那是因爲人家想賣,而我們去是因爲我們沒有選擇,不知道在哪看過一句話:專科是求生之道,本科是發展之道!

如果你看到了這篇文章,說明你有意向專升本,那麼我建議你升,如果進入本科學習,將會從大三開始(可能插班或單獨開班,看具體院校或專業),這意味着你比你的同齡人可能晚進入社會一年左右(因爲大四和專升本結束後也要實習),你失去了一年的時間,和幾千塊的本科學費,得到的是什麼呢?一年多的學習機會,一個說得出口的出身,一個更大的眼界,一份沒有那麼多微商的朋友圈,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你適合專升本嗎?首先專升本其實相比考研什麼的花費並不是很多,加上各種獎學金和寒暑假,如果真的想專升本,家庭和經濟問題我覺得並不是藉口和束縛你的枷鎖。專升本更適合那些願意學習或者還沒有做好準備迎接工作的,換言之,專升本可以讓你緩一緩,尤其是當你不知道該幹嘛的時候,給你更多的時間或機會。

2. 專升本難嗎?國家社會認可嗎?

在我從知道有專升本這個東西,到考試結束,我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專升本難嗎?我能考上嗎?",這也是我最想和大家聊聊的東西。

首先,我們先了解我們口中所說的“專升本”究竟是什麼,專升本分爲兩類,第一種:成人高等教育專升本,其擁有四種途徑:包括自考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分業餘和函授兩種學習方式)、網絡教育專升本(遠程教育)、開放大學(原廣播電視大學)專升本。這種形式的專升本含金量和社會認可程度低,但勝於考試簡單(基本交錢就能過),多爲社會考生評選職稱的考試。而我們所說的重點是第二種: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亦稱統招專升本),考試對象僅限於各省、直轄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統招入學)的專科應屆畢業生。

我們所考的專升本:1、報考人必須爲大專應屆畢業大學生(大三),這也就意味着專升本考試有且僅有一次機會,又有很多人稱這是小高考或二次高考。2、社會的認可度如何呢?和大家說句實話,想要通過專升本從而和原本科院校的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是不現實的,但這是我們唯一一次獲得全日制本科學歷的機會,畢業時,專升本學生都會有學位證和畢業證(當然你得學分什麼的合格),和本科不同的是我們的畢業證上是專科起點,接受的本科教育,正常的本科生是本科起點。在進入社會時,部分企業還是會在意你的的專科起點問題,但絕大部分是認可的,而且按照現在的錄取比例來說,專升本的含金量和熱度還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3、學校的認可程度呢? 專升本的學生在學校應該是屬於邊緣人物,大專的時候你是少數,本科的時候你還是少數,目前的本科院校絕大部分是單獨分班(部分專業和院校招生人數少的實行插班),有很多同學適應不了突然的身份轉變(包括學習方式,而且從大三開始,有些專業的專業課不對口,學習難度大),所以絕大部分專升本考生在本科院校算不上表現優秀。總結下:統招專升本學歷有含金量且絕大部分人認可。說個題外話,我自己覺得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如果別人高中奮鬥的幾年,讓你一個專升本追平了,那麼對於那些本科院校的同學未免太不公平了,想要得到的越多,失去的東西也就越多。

下面該扯回正題,專升本難嗎?

那我要回答的是:不一定,爲什麼這麼籠統的回答呢?首先大家問這個問題的心理我能理解,既然是專科,或多或少在學習方面存在問題,可能存在很多偏科現象,害怕自己白白努力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可要明白一個道理,無論任何的考試證書,難度和含金量是正比關係的,專升本亦是如此。 所以個人覺得專升本的難度應該是三分:分人、分專業、分院校。

1、分人:專升本你的對手是什麼人呢?失敗者,沒錯,高考的失敗者,而又很多人現在依舊沒有長大,我親眼見過很多帶着書去圖書館玩一天手機的,所以說,對手並不強,但前提你要有一定的努力。扯回另一邊,我所在省份考試科目:計算機、英語、專業課,改革後考試科目:計算機、英語、大學語文、高數。可以明顯看到,英語是專升本必考科目,如果高中英語基礎好的有非常大的優勢(專升本英語難度大約處於高考和四級之間,有些時候甚至不如高考),而數學一般是同濟大學出版的高等數學上冊微積分,考點一般爲函數、導數、積分等等,和高中內容也有重疊。

2、分專業:這裏我想吐槽幾句,某些大專院校的專業開設極其不合理。舉個例子1,有同學a就讀的專業屬於小衆專業,專升本所能報考院校A,因爲開設有a同學適合專業的僅有一所,那就造成什麼情況呢,這個專業的同學只有各一個選擇,要麼上A,要麼失敗落榜,而且這樣的小衆專業招生都比較少,所以競爭偏大。例子2:同學b就讀大熱門專業會計專業,該同學認真努力,想要去一所好的經濟類院校的會計專業,可因爲會計專業人數衆多(幾乎每一個大專院校都有很多會計專業),水漲船高,想要去一個好的學校的壓力也稍大。

3.分院校:首先,我所在的地方專升本一本211、985是不收的 。這裏插一句,高考難嗎?從錄取率上來看並不難。但實際上300分的大學和600分大學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專升本也是,全國高考錄取情況你想的只是一個本科學歷,在報志願的時候大膽的填上三本,稍微看下書,智商正常的基本能上(幾乎每年三本院校都招不滿會補錄),可如果想要去一個好點的二本院校,特別是基礎不好的同學,那可能花的功夫要稍微多點了。總結一下:個人覺得專升本並不難,對大多數人來說,你專升本去一個不錯二本所耗精力爲x,那麼你高考考上所耗的精力可能爲x的很多倍,只要合適的方法,一定的努力,這波絕對血賺。

無論什麼證書,只有拿到手中的人才有資格說他沒用,你覺得沒用,只是你沒用罷了。漫漫長路,與君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