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银保监会让保险保障基金接盘安邦的半个月前,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华联合”)刚刚收到当时的保监会批复,富邦人寿接手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下称“中保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的862482603股股份 ,中保基金正式退出。富邦人寿的持股比例则升至12.1651%。

至此,历时九年的接管划上句号。保险保障基金安全退出中华联合,溢价140%。

中华联合的前身是新疆兵团保险公司。1986年7月,由财政部和农业部专项拨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成立,为我国第二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

2002年9月,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中华”冠名的保险公司。

2004年9月,经保监会批准,公司实行“一改三”的整体改制方案,成立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设中华联合财险和中华联合人寿。

2006年5月30日,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开业,孙月生担任董事长、总经理。9月6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开业。

2006年,经历了高速扩张的中华联合财险亏损达7.97亿元,2007年亏损更是扩大到64亿元,每股净资产为-3.57元。

中华联合曾开展开始引资工作,法国安盛一度成为潜在收购者,但有关谈判后来终止。

2007年,对新华保险进行救助的保险保障基金,先后购买隆鑫集团、海南格林岛投资公司和东方集团所持的新华人寿的股权,接手价格为5.99元/股,持股数约为4.6亿股,占新华人寿股权的38.815%,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按照《企业破产法》第 2 条的规定,中华联合已是一家准破产金融机构。

2008年9月,中国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颁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调整了基金缴纳基数,以毛保费收入作为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基数。

当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兼任董事长,原保监会财会部正局级巡视员曾于瑾任总裁。

截至2008年底,保险保障基金余额为149亿元。而中华联合净资产为 101亿元,账面累积亏损达 116 亿元,已在技术上破产。

2009年3月,保监会派出内控工作组进驻中华联合财险的总部,李迎春从安徽保监局局长任上临危受命,率领“加强公司内控工作组”进驻中华保险当时位于乌鲁木齐的总部开展整改。

2009 年 5月,中华联合原第一大股东新疆建设兵团将其所持有的 61% 的股权交由保险保障基金管理,代行相应的股东权利。工作组全面加强对业务、财务、公司治理的管控。

据说,当时保监会曾协调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研究中华联合市场化重组的可能性。但有意参与重组的机构希望先由保险保障基金兜底损失,再考虑参与重组。

也是啊,这么大个烂摊子,谁敢随便接手?

在市场化重组无果的情况下,保险保障基金提出“先托管,后重组;先止血,后输血;先换人换机制,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渐进式管理救助措施。有关部门提出,要在中华联合实现有效化解历史包袱,健康运行的目标后择机退出。

从这个救助方案来看,和如今安邦的方案颇有不同。今年2月,保监会才接管安邦,4月就让保险保障基金注资,也是really急行军。

保险保障基金也有出手的底气。2009年11月,中保基金将新华人寿38.815%的股权以每股8.7元整体转让给中央汇金公司,整个交易对价约为40亿元。盈利约12.5亿元。

然后,中保基金开始了救助第二单。2009年,中华联合亏损降至9亿元。

2010年4月,保险保障基金受托管理中华联合75.13%股份,代行股东权利。

2010年8月,中华保险召开半年工作会议,宣布了内控工作组圆满完成历史使命,正式撤出公司。中华联合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

李迎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宣布中华保险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时期。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

第一步,公司通过2011年到2013年3年的努力,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第二步,再通过3年,即2014年至2016年的努力,彻底化解历史包袱,实现公司的健康运行;

第三步,再通过4年,即2017年至2020年的奋斗,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业外有影响、业内受尊重的创新型、多元化的保险集团公司”,步入行业先进行列。

2010年9月16日,总部从乌鲁木齐迁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楼21层。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复重组方案,保险保障基金获得中华联合57.4%股份。

2011 年 12月,保监会宣布中保基金控股中华联合,持股比例为 57.4%。

截至2011年末,保险保障基金结束托管。彼时中华联合财险保费收入209.5亿元,利润总额23亿元,较其2009年末托管前的194.5亿元和-9.3亿元,出现明显改善。

托管结束后,开始进入注资和引入战投的阶段。

2012年2月10日,中华联合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增资议案,改善公司偿付能力。

2012年3月,保险保障基金向中华联合财险注资60亿元,对其持股比例由57.4%上升至91.5%,成为单一大股东。

2012年9月,中华联合引入战略投资者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注资78.1亿元。

2012 年 12 月,中华联合重组完成,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债转股方式注资 78.1 亿元,控股 51% ,成为第一大股东。保险保障基金持股 44.82% ,为第二大股东。

截至2012年末,中华联合财险实现保费收入245.6亿元,利润总额27.9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60%。中华联合五年规划提出,要恢复寿险,加强投资,做实控股,争取实现三年内整体上市的战略目标。

截至2012年末,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为382亿元。

2013年8月9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关于中华财险出资设立中华联合人寿的议案,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

2013年11月,中华联合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工作,中保基金一行人赴欧洲访问。

2013年末,保险保障基金着手启动对中华联合风险处置的后续工作,拟分批次转让60亿股股份,实现风险处置资金全部安全退出。

据了解,中保基金的保险保障基金退出方案,共向公司董事会、保监会、财政部上报方案请示十余次,先后三次开展资产评估。

截至2013年底,中华联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1亿元。财险保费收入348.7亿元,市场份额4.6%。

2014年7月15日,同意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务范围中增加“与资金管理业务相关的咨询业务”。

截至2014年底,中华联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8亿。

2015年1月23日,中华联合和中华联合财险获批共同筹建中华联合人寿,注册资本15亿元。

2015年4月10日-16日,时任中保基金总经理的任建国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就中华联合股权转让、加入保险保障基金国际论坛等事宜,分别与外方进行了沟通洽谈。

2015年下半年,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决定,把原来的分批次、逐步退出调整为一次性全部退出。

截至2015年6月底,中华联合的净资产132.85亿元,净利润23亿元。资产收购价格对应PB、PE分别为3.0倍、11.5倍。

在og业绩有起色之时,中华联合也开始了集团布局扩张之路。

2015年6月30日,中华联合与中华联合财险分别出资2000万元和8000万元,获批设立万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分别持股20%和80%。

2015年7月17日,201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出资设立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20日,中华联合人寿获批开业。

中保基金则着手退出。

2015年11月30日,中保基金将所持有的中华联合6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约39%)在北金所挂牌出售,共分30亿、10亿、10亿、5亿和5亿五个标的,挂牌价格分别为51.6亿元、17.2亿元、17.2亿元、8.6亿元和8.6亿元。受让方的条件是,在符合保险监管规定基础上,需要同时满足最近三年持续盈利,最近一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亿元和50亿元的要求。

2015年12月,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辽宁成大”,600739.SH)、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股份”,601766.SH)和台湾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邦人寿”)分别竞得30亿股、20亿股和10亿股,成为中华联合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大股东。

【辽宁成大】是辽宁省国资委下属的一家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型上市公司,1996年上市。从商贸流通起家,2000年涉足医药零售连锁,2002年进入生物制药领域,2008年介入页岩油开发,2013年2月,斥资43.4亿投资新疆页岩油,2014年新疆宝明和成大弘晟分别亏损3737万元和4.5亿元。

目前有商贸流通、生物制药、能源开发和金融服务等四大板块。1999年参股广发证券,持股16.4%,是广发证券第一大股东。

2015年12月15日,辽宁成大发布公告,以82亿元摘牌取得中华控股30亿股股份,转让价比挂牌底价(1.72元/股)溢价近1元,持股19.595%。称“在未来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保险业务将成为公司又一重要利润增长点。”

【中国中车】是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央企,由南车股份和北车股份合并组建而成。

2014年12月30日,南车北车发布重组公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进行合并。

2015年3月6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告称,合并方案已获国资委批准。2015年6月1日中国南车公告,与中国北车A、H股合并均已实施完成,公司名称变更后为中国中车。2015年6月8日,股票名称由中国南车变更为中国中车。

2015年9月28日,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北车集团公司重组合并而成的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成立。

2017年12月13日,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富邦人寿】是台湾地区第二大寿险公司,其母公司富邦金控是台湾地区第二大上市金融控股公司。

2009年12月20日,富邦人寿与富邦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筹建富邦财险,各持50%。2013年8月7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参与富邦财险增资,持股20%。

截至2015年,中华联合连续六年实现盈利,消化历史亏损包袱近120亿元。

截至2015年底,中华联合的股权结构已变成这样。

2016年2月4日,保监会批复同意辽宁成大、中车股份和富邦人寿以总价格144.05亿元受让中保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60亿股股份,这一价格相较对应的资产评估价值溢价99.97%。转让后,辽宁成大持有3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9.60%;中车股份持有2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3.06%;富邦人寿持有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53%;中保基金持有862,482,603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63%。

2016年2月24日,中华联合第二大股东辽宁成大发布增发预案,拟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53.82亿元收购中华联合的19.595%股权,以16.82元/股,较公司停牌前一日收盘价溢价约7.7%。

辽宁成大在收购报告书中表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6.92亿元。第四季度为集中的收款期,截至2015年11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约33.85亿元,预计12月底将增至约60亿元。

发行对象为辽宁国资公司、巨人投资、富邦人寿、中欧保税物流这四家公司,每家出资额均为13.456亿元,认购股份数量均为8000万股,占上市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4.33%。

发行后,富邦人寿及其关联方将合计持有1.4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76%。

这意味着,中华联合的第四大股东富邦人寿与辽宁成大构成了关联关系。2015年3月,富邦人寿出资6.98亿元,认购了辽宁成大增发的5000万股。2016年2月为第二次其参与增发。

不过,2017年6月,辽宁成大发布的增发方案,改为拟向国资公司(持有成大集团全部股份)、巨人投资和金汇资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40.37亿元,发行完成后,国资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成大集团持股比例将增加至14.12%,巨人投资将持股8.19%;金汇资管持股4.52%。募资将用于收购中华联合19.595%股权。

与此同时,【特华投资】拟以20元/股的价格受让前海开源所持辽宁成大9279.01万股股份,不过随后在7月取消该协议转让计划,改为大宗交易。

2017年7月13日,辽宁成大披露,特华投资通过大宗交易(7月11日)及集中竞价(7月13日)方式分别增持辽宁成大5000万股、163.06万股,合计占比3.38%。加上此前持有的2478.64万股(1.62%),特华投资共持有辽宁成大7641.7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996%,构成首次举牌。累计持股已达7.8%,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上交所基于近期市场中存在规避证监会关于减持新规的现象,对特华投资公司的举牌发了质询函。

特华投资的进入,一如当年安邦之于金融街,大股东辽宁国资也拟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捍卫对辽宁成大的控股权。

至于特华的李光荣,也是保险业的“老熟人”了,他是华安保险的实控人。

也就是说,在辽宁成大身上,汇集了各自与保险业有交集的特华、富邦人寿以及巨人(去年投资了香港万通保险)。保险的世界真小。

所以,这几家碰在一起,是偶然的么?从股权层级上来看,特华等于是间接持股了中华联合。

既然一切的原点是中华联合,那么就继续说回中华联合。

2016年12月5日,中华财险的股权结构也发生变化。中华联合获批将持有的10亿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的1.4亿股转让给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后,中华联合占比87.9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5亿股股份,占1.02%;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1.4亿股股份,占7.79%。

又一个新股东出现。【中融新大集团】原为山东焦化集团,由山东富豪王清涛创立,2016年3月3日更名。根据官网上的描述,中融新大集团的发展战略为:由传统实业经营向金融、产业股权经营转变,由投资、建设、运营企业为主的方式向股权经营、投资管控企业为主的方式转变,形成以金融投资为主体,物流清洁能源、能源化工有色金属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到2020年实现参控股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公募基金等1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金融机构。

2017年2月17日,中华联合获批更名为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华保险。

2017年4月30日,保险保障基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14.1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障基金654.14亿元,占64.5%;人身险保险保障基金360亿元,占35.5%。

2017年9月29日,中保基金发布转让中华联合8.6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63%)的意向,有效期至2017年11月24日。

2017年11月16日,中保基金将所持中华联合5.6335%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挂牌价168184.11万元,截至2017年12月13日。要求意向受让方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法人、境外金融机构。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123592.12万元。

2017年12月,中保基金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继续挂牌转让持有的中华保险集团8.62亿股股份,最终由富邦人寿摘牌。

截至2017年12月底,保险保障基金余额1125.02亿元(汇算清缴前),较去年同期增长19.40%;其中,财产险基金余额715.58亿元,占63.61%,人身险基金余额409.44亿元,占36.39%;投资收益39.52亿元,收益率4.18%,超过年度目标23个BP。

截至2018年1月底,保险保障基金余额1158.8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障基金735.90亿元,占63.50%;人身保险保障基金422.99亿元,占36.50%。注资安邦,一举用去了六成。

2018年3月20日,保监会批复,富邦人寿接手中保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的862482603股股份 ,中保基金正式退出,富邦人寿的持股比例则升至12.1651%。与辽东成大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为为31.77%。

无论是中保基金退出,还是富邦人寿增持,都不会撼动东方资产的控股股东地位。

作为东方系的一员,中华联合已经全盘“东方化”,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管理层,都由东方资产的人把控。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华联合的集团架构早已突破仅有财、寿险的单调。

据说,当前东方资产对中华联合的最大心愿就是上市。

什么时候实现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