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以前,人們現在進入物質豐富的小康生活後,患癌率反而更加高了。

然而仔細觀察卻能發現,生活當中一些不良的烹飪習慣竟是致癌的“幫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不良的烹飪習慣究竟有哪些?

一、多油多鹽的烹飪方式

以前生活條件不豐富,煮菜僅求溫飽,油和鹽下得較少。但是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之後,人們煮菜時卻愛上了重口味的方式,總喜歡在烹飪時多放油、鹽,雖然這樣的菜味道更加突出,然而長期以往卻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例如誘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腦梗、心梗等疾病。除此之外,一些癌症疾病例如結腸癌、乳腺癌也會悄悄地到來。

二、烹飪兩道菜之間不洗鍋

很多人在烹飪的時候嫌麻煩,連續炒幾個菜都是用同一個鍋,且中間不進行清洗。這樣的做法確實可以省下不少的時間,但卻帶來了巨大的健康隱患。

這是因爲當炒完一個菜的時候,鍋裏會產生一定的苯並芘成分。而苯並芘是一種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如果烹飪兩個菜之間不將鍋進行清洗,那苯並芘就很有可能加入到下一道菜裏面,從而進入到你的身體。一旦身體攝入過多的苯並芘,就可誘發心血管疾病或者癌症。

三、當油惹到冒煙時才放菜

在不少人看來,只有用很熱的油進行烹飪,煮出來的菜纔會更加美味、香口,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健康的。當油開始冒煙的時候,那就代表已經到達油的煙點了,會使得油在這個溫度下極其容易發生變質,從而導致各種致癌物質和其他有害物質產生。長期吸入這種油煙的烹飪者,會大大增加其致癌率,同時青菜的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四、食用小作坊的食用油

現在一些小作坊也開始售賣食用油了,而不少的人會覺得這種小作坊的油更香,而且還能看到整個製作過程,會更加的放心。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正規企業製作花生油的過程會有一個去黃麴黴素的過程,然而小作坊卻沒有,因此產生出來的油致癌性會更加的強,長期食用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預估的不良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