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屈人:致盲武器概述

通常所说的致盲、干扰武器,是指利用强烈的光学设施照射敌人,使得敌军的官兵眼睛受到伤害,视力受损,或者地方的光学设备受到破坏,失去其固有功能。

致盲武器对人眼的破坏,首先是造成对方视网膜上出现高强度的光斑,而这个信号会导致正常视力下的其他光信号都显得“黯然失色”,于是,被照射的人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分辨其他光线的能力。而如果射入的光线过于强烈(如某些激光武器),还可能直接灼伤视网膜。强烈的光能可以在人眼中转换成热能,使人眼遭到高温烧灼,引起各种病变,如角膜发生凝固水肿、坏死溃疡或穿孔;晶状体变得混浊,甚至烧焦致残;视网膜受到损害、爆裂;眼底大面积出血等症状。最终导致暂时性失明或永久性失明,从而丧失战斗力。

致盲武器对设备的破坏,原理与此相当。光学仪器往往非常敏感,能够接受和分辨很微弱的光信号。而当过于强烈的光信号射入时,超过了光学仪器的承受范围,首先是使得其他较弱的正常光信号完全被掩盖,即受到干扰。其次可能破坏敏感的光学设备,使之在光照后也不能回复正常工作。而对于激光等武器,通过在很小的范围聚集强烈光能,还可以直接产生高温,烧毁关键的器件,直接破坏光学设备。

现代战场,瞬息万变,发现敌人、判断敌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都是电光火石之间的事。一旦士兵和设备遭到敌方致盲、干扰武器的攻击而失效,造成官兵失明、设备失灵,则将对整个战争体系的有效运转产生严重打击。尤其是关键位置的人员和重要设备,如飞机驾驶员、自动侦查与火控设备等,哪怕短时间的失效都会带来惨重损失。而这恰好是攻击方艘需要的。同时,致盲与干扰设备造成的直接破坏,还能引发恐慌,进一步打击士气和斗志。而“敌方可能使用致盲、干扰武器”这件事情,同样能使得部队行进时更加谨慎,顾忌更多,例如加强防护等。这本身也可以算作战术效果。

源远流长:古代战争中的致盲

人类获取的外界信息,90%是视觉信息。因此,眼睛可谓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对敌方视力的攻击,也是很基本的扰乱。在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中,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刻意选择战场位置,使得战斗展开时,罗马军队面朝着初升的朝阳,而迦太基军队则背向太阳。于是,罗马士兵被耀眼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睛,大大影响了投枪射箭的效果,迦太基士兵则尽情地面对被照得一清二楚的敌人攻击。这成为坎尼之战迦太基以少胜多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战争记录中,将领们发动夜间袭击的时候,都会顺风放火,火光四起,浓烟滚滚,然后趁势掩杀。这种战术的目的,除了用火攻的高温本身作为杀伤敌人手段外,很大意义上在于用火光和烟雾使得敌军眼花缭乱,难以判断战场局势,以及产生恐慌。从这个角度说,夜袭中的火攻也可以算作古代的致盲、干扰战术。

强光杀戮:现代战争中的致盲应用

白天的阳光也好,夜间的火光也好,虽然能使人头晕目眩,但毕竟光照强度还在“自然”范围,产生的破坏力有限。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探照灯被用于军事。在20世纪的战争中,探照灯除了用于照亮暗处、指示敌人,也被直接作为致盲、干扰武器使用。

被人津津乐道的一次探照灯战例,是1945年4月16日的柏林战役。当时,苏军总司令朱可夫下令打开143盏探照灯,全部朝着德军阵地,释放出4亿瓦的耀眼灯光。在雪亮的照射下,不但苏军的前进道路明如白昼,而且也让德军前线官兵眼花缭乱,惊慌失措。在苏军的突击下,第一线德军很快瓦解。当然,这次探照灯袭击更多的是“突然性”造成的心理震慑,随后在二线,苏军依然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损伤惨重。

将探照灯的致盲战术发挥得更普遍的,其实是在防空战场。当时,各国的防空部队都装备了大量的强力探照灯。此类强力探照灯多使用1到2米直径的凹面镜,镜面内部镀银, 在焦点处会有两根厚实的碳棒。通过大量的电能,探照灯能产生强光,光照范围可以达到数公里以上。在夜间面临敌机入侵时,地面探照灯纷纷发射,组成强光编织的大网,将敌机笼罩其中。这一方面是为己方的防空部队(高炮和战斗机)照亮目标,同时也期望用这种强光,对敌机驾驶员进行致盲。

通常,对于来犯的轰炸机编队,探照灯的操作员会试图集中照射编队的第一架飞机(探路者),使其飞行员致盲。因为探路者飞机的任务是探明轰炸目标的位置,并在其附近投放照明弹,引导后续的飞机进行轰炸投弹。如果探路者的飞行员被探照灯致盲的话,后面的轰炸机就不知道要如何投弹了。

部分战场上,还发生过探照灯直接“击落”敌机的战例。1953年3月15日的朝鲜战场上,美军1架F-80C型战斗轰炸机以4000米高度入侵朝鲜安州,企图袭击清川江桥。志愿军探照灯421团7连在敌机逼近到6000米时,各个跟踪灯站忽然同时开机,多束灯光有的交叉照射,有的迎头照射,紧紧跟着美机不放。美军飞行员在强烈光柱的照耀下,乱了方寸,结果操纵失误,一头扎向地面,机毁人亡。而在其他的多次防空战役中,志愿军探照灯部队成功地使得美军飞行员晕头转向,从而为苏联和志愿军战机歼敌创造了良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