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嫦娥4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一个好日子。而这更大的意义在于,自近代以来,自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遍布了地球上所有角落以来,我们中国人制造的机器,第一次把全人类的目光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方。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然应该记得,美国已经把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当做家常便饭,甚至他们几十年前发射的探测器都已经有两个离开了太阳系。

然而这仍然是我们值得庆祝的一刻,也该是我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最近在B站上,看了几个颇魔性的,从19世纪或更远的过去到2017年,18年的主要工业国家主要工业指标消长的视频。看得流泪了,20世纪,我们挣扎着,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面貌,在21世纪前面这快20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比之前自己在做梦的时候都没估计到的巨大发展。

但看这些视频,也给了我另一个印象——在大国的竞争中,没有什么“天命昭昭”。

日不落帝国,何其壮盛;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多么快速;美利坚帝国,当年如何凭一己之力可抗衡世界;苏维埃联盟,在鼎盛时期谁会想到一个进行过两千多次航天飞行,至今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的伟大国家,竟然会突然消亡!

昭昭天命?不存在的!

其实这也不奇怪——工业社会,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技术、人力,发展是指数式的,对于那些独自占有整块大陆的超级大国而言,一旦实现工业化,那么迅速让工业力量达到与其国土、人口相称的程度,那是非常快的。当然,一旦这些条件消失,在这个新时代,帝国的消亡也比历史上要快得多。

今天,中国成功的站在了自己历史的新高度,但我们仍然没有摆脱重力的束缚——只要我们仍然扎根于地球,只要我们的一切成功,都源自我们脚下的大地(然而我们也别忘记了,这片看似无边无际的大地,也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摆脱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规律。

所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其实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在这个连核聚变技术都还没有突破的时代,要想真正有效利用地外资源,真正开拓星辰大海,真正摆脱重力的束缚,只怕也还是一个梦想。

聚变技术,到现在仍是“距离实现还有20年”

但这是人类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我们现在已经在畅想着一带一路和人类共同体,那么我们如何带领世界走向新的,与过去的历史截然不同的未来呢?我们必须有新的主张!

在笔者看来,在不算太遥远的未来,网络、信息化,依然是我们社会前进的主要技术引领——与许多经济学家们的看法不同,现代社会距离真正实现网络化、信息化还远着呢。

在人类社会与机器网络达成更高层次的结合与共生之后——也许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必然得到更大的飞跃。那时,也许我们能够突破能源的限制和重力的束缚,真正让人类进入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

这个前景,正等着中国人去实现,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占据了出发阵地。不论是信息化,还是进军宇宙。

让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继续争吵这是不是道德,那是不是民主吧,让他们窝在家里玩金融游戏吧。让我们挣脱思想的束缚,让我们走向宇宙!

当然,现实与理想仍有距离,在庆祝嫦娥4号降落到月球背面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长征5号火箭在2018年没能再次升空,这意味着与它相关的一系列大型卫星,更雄心勃勃的载人航天,以及可能的载人登月,都只能继续拖延。而长征9号火箭,在2018年未能立项,因为在技术方面,我们还面临着难题。

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中国商业火箭公司,在技术道路上选择各异,但在2018年,等待着发射升空的微小卫星名单列表还在继续增加。

时不我待啊!急啊!

中国在2018年的航天发射次数首次位列世界第一,然而看看苏联\俄罗斯的航天发射次数纪录,那仍然是按照现在的状态,几十年内都无法赶上的啊!

在大国崛起的路上,因素有很多,而这其中,精神因素一样必不可少。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乃至于有朝一日我们也要送人去月球?

除了科学上,技术上,战略上,经济上的种种原因……这一发“嫦娥”,让全国人民抬头,看看夜空,他们看到的景象,或许感觉上,已经有了那么一点不同——在尽管那也许还是遥远的,寒冷的,寂寞的地方,但那也是未来的新疆域,新热土!

能有这一点改变,就值了。

所以,让我们去月球吧!让我们的宇航员,尽快踏上这片土地吧!

不,应该说,中国必须去月球,越快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