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主席宋敬武致辞表示,福州市不仅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秀条件,同时也可以在数字经济方面携手广大亚太地区地方政府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5G信息技术普及、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领域加速创新技术研发,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版图,造福民众与社会。5月18日, 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港口合作”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外景 德和摄

5月18日, 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港口合作”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第二届海丝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交会的三大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由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建,率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一行参会。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主席宋敬武致辞表示,福州市不仅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秀条件,同时也可以在数字经济方面携手广大亚太地区地方政府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5G信息技术普及、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领域加速创新技术研发,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版图,造福民众与社会。

刘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海丝课题项目的开展情况,并指出港口是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福州是海洋城市、港口城市,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港口、加强港口对外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大有优势、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第二届海丝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交会的火热现场 德和摄

论坛期间,城地组织和委员会会员,福州市国际友城、港口领域专家学者,知名国内外港航企业等,围绕“港口经济与城市发展”“港口国际合作与展望”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旨在围绕如何运用新技术(如5G、人工智能、地球物理空间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推动港口园区、港航物流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提质增效,优化国际航线布局,实现港口物流的智能化,共建智慧口岸,打造国际深水大港,推动“海上福州”建设向纵深拓展,加快打造港口城市发展的蓝色引擎;同时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国际港口生态圈,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18日晚上举行的友好城市会见暨签约仪式上,福州市将与柬埔寨暹粒市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并与缅甸仰光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持续扩大福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届海丝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交会特色展台 德和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