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以来,文人从政为官,以得“文正”谥号为最高荣耀。司马光说,“文正”这个谥号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一般来说,获得该谥号的人一般都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道德高尚,受文人景仰;第二,以文章学问著称于世;第三,以功勋扬名于世;第四,帝师。

有清一代,荣获“文正”谥号者只有八人,他们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桂、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分析这八人可见,汤斌是靠文章学问著称,刘统勋、曹振镛、曾国藩是有功于国,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则是帝师。看来,在清朝想得“文正”谥号,最方便快捷的办法就得当帝师。再分析李鸿章,很多人觉得以他的功劳,足能获“文正”谥号,但这里主要有几个问题:

第一,李鸿章的功劳是只开花不结果。虽然他得以跻身晚清四大名臣,是同治中兴的最大功臣,但他一系列的努力并没有带领清朝真正摆脱内忧外患,尤其是甲午战争一败,基本葬送了清朝的国运,也葬送了李鸿章之前所有的努力。放在今人的视角看,李鸿章对中国的近代化居功至伟,但以时人看来,他所有的功劳都是只开花不结果。第二,李鸿章的文章学问一般。李鸿章虽也是科甲出身,但并不以文章学问著称,反倒是行伍阅历多一些。其性格、为人也偏痞,少有文人的书卷气和酸腐气,倒更接近一个武官,这应该阻碍了他得谥“文正”的脚步。

第三,李鸿章多次主张避战求和,并代表清廷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显而易见,这点是最为人所诟病的。李鸿章深知西方强大,希望能够与西方保持和平,共同发展,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所以在对外关系上也更倾向于以更温和的态度去面对西方,而不是对抗。但他的努力总是付诸东流,而多次代表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经历也让他不可避免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他很难得到“文正”的谥号。第四,李鸿章在文人清流中声誉极差。正因为李鸿章对待西方的学习与和平态度,以及多次签约的经历,导致他在文人清流之中的声誉和口碑极差,甚至动辄背负汉奸、卖国之骂名。而谥号的选定,虽说统治者的态度很重要,但也要会同礼部商议,而且统治者本身也要考虑清议的影响,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李鸿章很难得到这一谥号。

第五,李鸿章私德有亏。李鸿章虽说是大清再造玄黄之人,从深远意义上看推进了中国近代化步伐,但他本人从镇压太平天国开始,直至坐拥直隶、北洋,聚敛了大量财富,民间称其为“宰相合肥天下瘦”,从道德角度讲也不配这一谥号。第六,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谥号“文正”。中国自古讲究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在那时还是很尊贵的。既然老师谥号“文正”,学生也不好和老师扯平,只好退而求其次。

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鸿章对于清朝乃至于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比起那几位因帝师之名而功封“文正”的清朝名臣,李鸿章显然要更够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