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

出自唐·张子容《贬乐城尉日作》。日易低,指日落早、天黑得快。这句话是说花发与气候、日落与山高的关系。

二、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出自唐·于贏《戍卒伤春》。东风,指春风。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黄河河套之北。这句话是说春风吹不散阴山之雪,意在强调阴山的寒冷之状。

十首经典写景诗词,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三、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出自唐·吴融《出潼关》。华岳,华山。这句话是写从潼关远眺所见华山、黄河的雄伟景象。“眼前尽”,言出潼关后华山渐渐从视野中隐去;“脚底来”,言从潼关看黄河的印象,强调潼关之高。

四、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出自宋·梅尧臣《鲁山山行》。这句话是写鲁山移步换景、幽径迷人的景象。

十首经典写景诗词,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五、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

出自宋·杨时《望湖楼》。写出,此指映现。天影,天空投入水中的倒影。这句话是写湖水映群峰、秋色融天影的秋日景象。

六、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出自唐·耿蔊《九日》。这句话是写深秋时节秋雨洗长空、众峰现峥嵘、旷野望无边、秋霜万树枯的景象。虽然画面写的是深秋萧瑟之景,但诗人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以“千峰出”、“万叶枯”来写远山与近树,气象非常阔大,因而整个画面并不给人以苍凉之感,而是让人对秋日之景别有一种感受。

十首经典写景诗词,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七、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出自明·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前句写登华山远望黄河源远流长、曲折东流的壮观之景;后句写从马上看迎面而来的华山三峰的雄伟之状。“九曲”、“天边落”,皆是夸张之辞。前者极言黄河曲折前进的路线;后者极言黄河源头的遥远无际。前句写黄河,后句写华山,山河相衬,于对比中愈显黄河之辽阔苍远,愈显华山之高大雄奇。

八、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出自北周·庾信《游山》。涧底,山谷。山根,山脚。这句话是写春天山涧百花盛开、山脚细雨飘飞的景象。

十首经典写景诗词,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九、海曙云浮日,江遥水合天。

出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人刘沧诗句。这句话是写海上曙光初露,太阳升起于海平面之上,就像是被浮云托起一般;汇入大海的江水则遥遥远来,形成水天相连的景象。这句话是写旭日升海上、江天遥相合的景象,气象极其阔大,画面也非常丰富,有海、有江、有云、有朝霞、有天、有朝阳,天地相融,江海相连,云蒸霞蔚,读之令人情不自禁地生发出无限的联想与回味。

十、举头日月中天近,极目乾坤五岳低。

出自宋·徐范《过太行山》。这句话以夸张修辞手法写太行山之高。前句写山顶离中天、日月之近,后句言放眼天地之间五岳相形而显低,从而突出强调了太行山之高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