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士兵和士官的分配 日本海軍的四大鎮守府也同樣作爲四大徵兵區存在,但兵員的分配上有這樣一條規定,某鎮守府所在的徵兵區內招募的兵員只能在艦籍屬於本鎮守府的艦艇上服役,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新瀉人就近在舞鶴鎮守府應徵入伍,卻不可能被分配到吳鎮守府所屬的戰艦大和號上,可能有人會問,我想去大和號上服役那麼我去吳鎮守府報名不就行了麼。或許跟日本男人好色愛嫖的傳統離不開,不要以爲海軍就比陸軍土包子們好多少,上至艦隊司令下至入伍新兵,大家上岸後絕大對數人都是衝着花柳街去的,這種尋花問柳的愛好使之不少軍官在不同的港口都有着幾個不同的老相好,當然比起陸軍的官兵,那些青樓藝妓們也確實更加青睞海軍官兵,日本人愛喝酒,酒後失態倒不新鮮,那些來自主力艦的官兵們在花柳街也是相當的高調,喝多了難免要自賣自誇的高呼“我是長門的軍官”、“我在陸奧上服役”等等,因爲在這種主力艦上服役就好比在解放軍三十八軍、三十九軍當兵一樣,可謂是軍中的精華部隊一份子。

(一)四大支柱和大本營海軍部 日本海軍的四大支柱分別爲海軍省、軍令部、鎮守府(或警備府)以及聯合艦隊。單純的從字面上很難理解區別,通俗一些的解釋就是海軍省爲最高行政管理機關、軍令部爲最高作戰指揮機關,這兩個機關組成了日本海軍的最高統帥機構,而鎮守府(或警備府)作爲基層管理和守備力量存在,聯合艦隊則是日本海軍的主要作戰打擊力量。實際上除了這四大支柱還有一個被經常忽略的“海軍高層”機構,那就是以天皇爲中心隸屬大本營存在的海軍部,大本營本身就是爲戰爭期間協調陸海軍作戰而建立的機構,名義上是統帥所有陸海軍的最高機關,都由參謀總長(陸軍)和軍令部總長(海軍)作爲幕僚輔佐天皇,可實際上雙方人員都在本部工作,只有天皇召集陸海軍首腦會議時纔會湊到一起,而這種會議又不是經常召開,又因爲陸海軍素來對立,即便是私下陸海軍高層也不會過多協調作戰,大本營發揮的作用實際非常有限,作爲雞肋般的存在被批評爲有名無實。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二)兵科將校和機關科將校 日本海軍軍銜分爲很多種,除了軍醫科、主計科、技術科外,軍艦上最常見的兩種將校當屬兵科將校和機關科將校,前者就是經常在戰史書中提及的那些日本海軍將校們,於海軍兵學校以炮術、水雷、飛行等科目畢業,他們被稱之爲兵科將校。而後者則是畢業於海軍機關學校,擔當艦艇機關運作、航空隊飛機維護的機關科將校。根據《軍令承行令》的規定,兵科將校在部隊指揮上比機關科將校具有絕對的優先權,只要一艘軍艦或者一支部隊還有哪怕一名兵科將校在的話,也輪不到機關科將校來行使指揮權限,說的直白一些,一艘軍艦包括以艦長爲首的兵科將校大多戰死,僅有一名海軍少尉存活,雖然艦上還有一名機關科少佐,但是他仍舊要聽命於海軍少尉,也正是因爲如此,兵科將校和機關科將校始終矛盾重重,直到一九四二年末的軍制改革才取消了這種規定,但是具體的貫徹卻從未有過好轉。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三)徵兵和志願兵 日本海軍九個兵種的新兵,除了飛行兵外,其他的兵種初始軍銜都爲二等兵,而二等兵又要細分爲徵兵和志願兵兩個概念,所謂的徵兵就是指根據《兵役法》,那些被徵召入伍的年滿二十歲日本男子,因爲到了二十歲必須要接受徵兵檢查,根據檢查的結果將其分類爲甲種或者乙種或者不適合入伍人羣,而這些人是沒有權利選擇兵種的,上級會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不同狀況進行劃分,所以說這類士兵中不乏厭戰怕死或者被迫參軍之人,特別是到了戰爭後期更加愈演愈厲。對比而言那些志願入伍的志願兵們要寬鬆的許多,因爲本身他們就是樂於奉獻祖國爲國家賣力,所以他們可以選擇三個志願兵種,體檢合格的話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其中一個,志願兵除了國家每年給與的補貼外也普遍得到社會的尊重,但他們與徵兵入伍的人不同的是,他們的最低服役期限爲五年(徵兵入伍的人是三年),其實日本海軍的兵員在早期質量是相當高的,即便不用徵兵手段,以一九三二年爲例,僅志願兵報名人數就達到了五萬五千人。同樣是隨着戰爭的惡化,越來越多的徵兵人羣取代了志願兵人羣。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四)士兵和士官的分配 日本海軍的四大鎮守府也同樣作爲四大徵兵區存在,但兵員的分配上有這樣一條規定,某鎮守府所在的徵兵區內招募的兵員只能在艦籍屬於本鎮守府的艦艇上服役,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新瀉人就近在舞鶴鎮守府應徵入伍,卻不可能被分配到吳鎮守府所屬的戰艦大和號上,可能有人會問,我想去大和號上服役那麼我去吳鎮守府報名不就行了麼!實際上日本海軍跟陸軍的招募大致相同,就是一個地區的人不允許上外地報名參軍,只能在本地區的招兵處報道,之前所說的新瀉就是隸屬舞鶴鎮守府第四徵募區。如果說這個人夢想就是去大和號上服役,那麼就沒有別的辦法可行了麼?其實也不是沒有,這就要看這個人的條件和運氣了,如果被劃分到了艦隊或者戰隊的司令部服役,那麼很有可能隨着日後的司令部調動而離開當初報名時的所在鎮守府,如果這個司令部恰好被調離後所在的旗艦又是大和號,那麼這個人算是願望實現了,作爲一個新瀉人登上了吳鎮守府的大和號。對比而言士官就沒有任何地域的限制了,他們一切聽從於組織上的分配,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歡大海渴望隨艦遠征,但事實上總是不乏一些日後在地面上工作的人羣(我想這些人看到日本海軍後來的慘狀,他們應該感到慶幸)。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五)炮術士和掌炮長 軍艦的複雜性遠非一般兵器可比,特別是它的指揮系統尤其繁瑣。一艘軍艦的最高戰鬥指揮者是艦長,無論軍銜高低,即便船上拉着中將軍銜的艦隊司令,那麼也無權干涉艦長對本艦的戰鬥指揮,而副艦長則是負責輔佐艦長,但實權掌握者仍舊在於艦長,所有的科室長官也都聽命於艦長。對於一艘軍艦而言,最重要的部門當屬炮術科,以一艘戰列艦爲例,除炮術長外還設有副炮長和高射長,炮術長負責主炮塔的作戰,副炮長負責副炮的射擊,高射長則是指揮高炮防空,而職務最高的炮術長卻需要炮術士和掌炮長來進行輔佐,前者炮術士在某些時候可以履行炮術長的職務,後者掌炮長則是負責艦炮的保養、勤務、備彈等等,類似的還有航海士和掌航海長輔佐航海長、通信士和掌通信士輔佐通信長。

(六)日本四大海軍工廠 隨着日俄戰爭的爆發,造船業在日本得到了一定的促進與發展,自行設計造船的步伐始終沒有停息,而與日本海軍造艦體系息息相關的,就當屬以橫須賀海軍工廠、吳海軍工廠、佐世保海軍工廠、舞鶴海軍工廠爲主導的四大海軍工廠,其中橫須賀海軍工廠的歷史最爲悠久,早在明治初年就承建了“迅鯨”以及“清輝”等國產艦隻,之後也負責建造戰列艦、航母等大型艦隻,但隨着日本於戰爭後期的局勢不斷惡化,已經沒有了大型艦隻承建任務,所以自四四年後大多建造起了松級驅逐艦,不過橫須賀海軍工廠的地位卻是根深蒂固的,時至今日仍舊在爲日本海上自衛隊添磚加瓦。對比橫須賀海軍工廠,吳海軍工廠的規模更大、設施更全,不僅自身爲日本海軍不斷輸送新鑄艦隻,同時也爲其他海軍或者民間工廠的在建艦隻提供武備,比如說“武藏”號戰列艦雖建造於三菱長崎船廠,但它的主炮以及炮塔都是由吳海軍工廠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吳海軍工廠的造船數量居日本各大工廠之首。與前兩者不大一樣的是佐世保海軍工廠主要以承擔輕巡、驅逐艦、潛艇以及中小型艦艇爲主,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當屬設計上引人注目的“夕張”號輕巡洋艦,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諸如“明石”號修理艦、“阿賀野”級輕巡的多艘也都是由佐世保海軍工廠完成的,不過某些時候也爲本廠以外的戰列艦、航母等大型艦隻進行舾裝,比如說“武藏”號戰列艦就是其中之一。最後的就是位於本州島中西部的舞鶴海軍工廠,同佐世保海軍工廠大庭相徑,也是以中小型艦隻的建造爲主,諸如“吹雪”、“陽炎”以及“秋月”級驅逐艦的首艦都建造於舞鶴海軍工廠,與前者稍微有些不同的是,舞鶴海軍工廠除了造艦外還承擔相當一部分修復戰損艦隻的任務,並且很多海防艦和近海艦艇也都誕生於此。不過話說回來,像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旗下的部分民間造船廠也絲毫不遜色於海軍工廠,比如說集東京築地造船廠和西南兵庫造船廠於一體的川崎造船廠在“八八艦隊”方案中就承建了“加賀”號和“愛宕”號兩艘大型船隻,甚至在戰爭末期還設立了大阪分廠專門負責潛艇和海防艦的建造,所以川崎造船廠與橫須賀海軍工廠、吳海軍工廠還有三菱長崎造船廠被視爲日本海軍四大主力艦建造基地。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七)下水式及其典禮 任何一個國家看待建造的艦艇下水都好比十月懷胎後的分娩一般,日本海軍同樣也不例外。一般會根據艦艇的建造地點而選擇不同的下水方式,如果是位於幹船塢內就只需向船塢內注水使船隻自然漂浮,再有拖船將其拉出船塢,第二種就是在陸上船臺建造的船隻,一般在建造前就會預先設置好滑道,滑道的目的在於艦隻可以依靠自身重量自然滑入水中。對比而言,後者比較受大衆的青睞,因爲視覺上的衝擊相當鼓舞人心,不過複雜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至於典禮的情況則是這樣的,根據艦隻的型號級別會邀請一些軍政商界的名流,如果是航空母艦或者戰列艦下水通常是海軍大臣或者鎮守府長官作爲海軍代表參加儀式,特別情況下也會邀請到皇族成員參與,比如說國民心中的海軍象徵“長門”號戰列艦下水,就得到了貞明皇后和皇太子裕仁等皇室人員的青睞。往往是廠方代表先行報告儀式準備完畢,再由海軍代表宣讀命名書,最後由船廠的廠長以一柄特製的斧子砍斷艦艏的纜繩,與此同時艦艏的綵球會同時裂開,從裏面飛出白鴿或者無數紅白紙片。緊接着軍樂隊開始吹湊《軍艦進行曲》,在無數與會者的掌聲中巨大的艦體滑入水中,至此正式的下水典禮也就結束了,不過這還不算完,和婚禮後的答謝一樣,廠方一般都會舉辦宴會並向與會者贈送相關紀念品,同可隨着戰爭後期的局勢不斷惡化,這樣的下水典禮更多趨向於形式化,缺乏了往日的那種人羣歡呼和浩大的宴會答謝。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八)日本海軍的官兵上岸 即便是以訓練苛刻爲名的日本海軍也同樣會給與官兵們一些上岸休息時間,一般晚飯後直到第二天早上這段時間是允許其上岸的,大多數人也是以洗澡爲由上岸,但是上岸也有着一些條條框框,正常情況下士官和下士官是兩天一次、而水兵長和上等兵是四天一次、服役超過一年的一等兵是六天一次、服役不足一年的一等兵除了休息日是不可以夜間外出的。不過獲得四枚善行章的人倒是例外,可以三天兩次上岸。休息日(一般是週六週日以及法定假日)上岸的制度稍微有些繁瑣,一種是“半舷上岸”,也就是將乘員分爲左舷和右舷兩組輪流上岸,但必須當天返回。再一種是“臨時上岸”,這種上岸一般是針對長時間執行任務歸來或者即將遠洋出航的人,他們可以得到二十四小時的上岸休息時間。還有一種就是“掃墓上岸”,顧名思義是船員爲家族掃墓,往往是艦隻停泊的港口恰好是船員的家鄉時,可以特例批准上岸,當然除了掃墓還可以看望老人什麼的,時間同樣是二十四個小時。還有一種就比較特殊了,叫“老鼠上岸”,海軍是最講究生活衛生的,如果老鼠在軍艦內繁殖不僅會影響衛生還會損壞艦上有限的物品和食物,所以對那些抓住老鼠的人可以找甲板軍官申請到到一次上岸機會,不過很多老兵抓住老鼠後卻不丟掉,讓別的人再去抓住它繼續申請上岸,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鼠多用”的情況,特別是那些剛剛從軍校裏走出來的年輕軍官們,免不了要遭到老兵們得戲弄,所以那些逐漸成長起來的軍官們也學會了一招,凡是拿過來的老鼠都把先鬚子剪下去,再吩咐處理掉(一般扔大海里),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那些試圖造假上岸的人鑽了漏洞。

不爲人知的幾則日本海軍小知識

特別篇:官兵們上岸幹什麼? 或許跟日本男人好色愛嫖的傳統離不開,不要以爲海軍就比陸軍土包子們好多少,上至艦隊司令下至入伍新兵,大家上岸後絕大對數人都是衝着花柳街去的,這種尋花問柳的愛好使之不少軍官在不同的港口都有着幾個不同的老相好,當然比起陸軍的官兵,那些青樓藝妓們也確實更加青睞海軍官兵,日本人愛喝酒,酒後失態倒不新鮮,那些來自主力艦的官兵們在花柳街也是相當的高調,喝多了難免要自賣自誇的高呼“我是長門的軍官”、“我在陸奧上服役”等等,因爲在這種主力艦上服役就好比在解放軍三十八軍、三十九軍當兵一樣,可謂是軍中的精華部隊一份子。日本人本來就喜歡海軍,海軍帶給他們了榮耀,很多人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參軍當水兵並且在大和號上服役,所以說這些主力艦上的人確實有着他們自豪的資本。日本海軍管理條例是嚴,但偏偏不限制這種可以導致性病氾濫的行爲,甚至在艦艇上開設關於性病防範的課程,並免費爲上岸官兵提供安全套發放,這恐怕也是世界各國海軍中不多見的一大特色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