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求助:

我和老公經常吵架,其實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子幾乎就是在我們的爭吵中長大的,我知道這樣問題很大。兒子現在的幼兒園老師跟我反映,兒子很內向,只喜歡一個人待著,不跟小朋友玩兒。有小朋友試着去靠近他,他還打人家。我也頭大可是不知道怎麼辦!

想起有一次,我和老公因爲“誰該多陪陪孩子”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時,兒子哇地大哭起來,哭得時候他還說了一句話:“我乖,我自己玩,不用陪。”這句話我到現在還記得。好像從那時候起兒子就越來越乖了,一個人能安靜地玩老半天,現在是越來越不愛出門了,在外面遇到熟人也是能躲就躲。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馬上要讀小學了,可還老是尿牀。我還發現,只要我和他爸爸吵架之後,他就會尿牀。難道兒子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和老公吵架引起的?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求助!

父母吵架時,躲在角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看完你該多心疼孩子

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想

回覆: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記起一位心理學朋友說過的話,夫妻關係好不好,聽孩子說句話可能就知道了。

孩子說的那句“我乖”,真的扎心。

前不久,另外一位媽媽也跟我訴過苦。她和丈夫也常爭吵,吵完愛搞冷戰。那天,夫妻倆吵完後,丈夫摔門而出,媽媽就在屋裏哭。

然後,孩子走到媽媽身邊,說:媽媽,爸爸太壞了,我不喜歡他,我長大了不要結婚。

這也是一句很讓人心疼的話。

其實,她的婚姻早已形同虛設了,然而爲了孩子,還存續着。

她說,孩子都這麼大了,這婚如何離得了?於是,孩子成爲了她那破碎婚姻的粘合劑,想想都覺得可悲。

父母吵架時,躲在角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看完你該多心疼孩子

有多少個家庭中,孩子在扮演這樣一個粘合的角色。

就像房屋漏水了,去堵裂口的那塊磚。

這樣的一個小孩,如何有時間做自己,過好自己的童年,去歡笑、去學習、去成長?

我們再回到上頭的案例,去看看那個說“我乖”的孩子。

父母爭吵的時候,他其實非常緊張。一開始,他會哭鬧,會表達他的懼怕和緊張。後來,他則學會了新的內容,那就是:如果我狀況不好,爸媽就沒精力吵架了,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都集中到我身上——這是孩子從父母的爭吵中祕密學會的事。

所以,孩子變得糟糕,並不是他自己想要的,而是這個家庭需要的。

父母吵架時,躲在角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看完你該多心疼孩子

這種情況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尤其多見。青春期的時候,孩子有力量反抗,所以他們多半會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去表達家庭的問題,比如沉迷網絡,厭學,逃學,離家出走,濫交、甚至做出違法行爲等。

孩子小的時候,則多半會用近似於討好的“乖巧”去表達。

孩子的乖,是用來維持家庭穩定的。

當父母爭吵,小小孩“以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會讓他們很容易把問題根源歸咎到自己頭上。何況案例中的這對夫妻,的確在繞着“誰該多陪孩子”而爭吵。他們對彼此有很多不滿,但是都藉由孩子說出來了。這樣孩子愈發會深刻地感覺到:都是我不對,都是我不好,都是我引起了父母的爭吵,都是因爲我家裏纔不得安寧。

所以他說:我乖。

這個孩子後來變得迴避社交,當然也可以理解了。因爲他在自己家中都有這麼大的能力,能夠引發父母的戰爭,無形中,他變成了整個家庭中那個有罪的人。因此,再和別人相處他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讓別人不開心。

他擔心自己引起別人的爭吵。

而打人,是他把別人趕走的方式,也是他表達自己混亂內心所有攻擊性的一個途徑。

長此以往,這個孩子很難與人發生真正親密的關係,也很難去找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因爲他沒有看到過、經歷過幸福的真正樣子。

父母吵架時,躲在角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看完你該多心疼孩子

再說最後一點,就是關於孩子尿牀。我們都知道,孩子3歲前後,基本上就都能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但當孩子經歷一些焦慮、挫敗等心理上的刺激,抑或家裏有小弟弟小妹妹出生的時候,他們就有可能會去退回小時候的狀態,譬如本來會喫飯的,現在非要喂;本來早就能自理了,現在卻重新又要父母操心屎尿屁問題。

心理學上稱這種現象爲“退行”。

外部生存環境是令人不安的,所以退行是爲了保護自己。

很快,退行的孩子還會發現,尿牀另有一個功用,那就是轉移父母的注意力:我一尿牀,他們似乎就會暫停爭吵了。

於是,退行原本只是個短期表現;可孩子會爲了父母的緣故,繼續保留“尿牀”的問題。如同我們前面講到的,這其實不是孩子的需要,是這個家庭的需要。

父母吵架時,躲在角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看完你該多心疼孩子

如何解決這個孩子的問題?

  • 父母首先需要對自己的問題負起責任來。

這個負責指的是,停下對另一半的問題的關注,以及在關係中的諸多防備,去看一看,你們之間的問題究竟在哪裏?你又做了什麼,導致了今天的問題?畢竟關係是相互的。且我們對自己的幸福快樂,當然也負有責任。

  • 不拿孩子做擋箭牌。

見過很多父母會因爲孩子的問題而起爭執。他們以爲這是“爲孩子好”,殊不知,比起父母所計較的那點兒“好”,孩子更多感受到的,卻是父母關係的“壞”。

所以,當你指責另一半不管孩子的時候,想一想,你真正想說的是不是:親愛的,我有些累,需要你來分擔一部分家庭任務。

父母吵架時,躲在角落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看完你該多心疼孩子

  • 真正坦誠地溝通

這個溝通指的是,不去分對錯,而是儘量好好地表達自己的需要。不說“你如何如何”,而是說“我的感受是,我的需要是,我的期待是……”換個句式,也許溝通效果完全不一樣。

當然,如果怎樣都做不到上述,那麼可能需要考慮尋求外部干預了。

總之,不是一天形成的問題,絕對不可能一天解決,所以,陷於衝突中無法自拔的夫妻,需要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去重新建立起好一點的親密關係。

會有些難,但值得。

爭吵的時候,找什麼藉口,也別把孩子當作擋箭牌和說辭;

衝突的時候,放棄什麼,也別放棄讓自己幸福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