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大概是今年看的成本最低的一部影片了,接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主要人物只有一个,露过面又有台词的,算上男主角也只有三个,如果算上有台词没有露面的加起来这部影片的出场人物一共也没超过10个。场景更是简单的不得了,只不过是从一个多人共用的开放大办公室挪到了一个单人的小隔间而已。可以说一个人一个场景撑起了一整部电影,影史上类似的电影并不少:《活埋》《恐怖直播》等等,从形式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但这部电影仍然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

整部影片全靠一段段的电话对话推动,通过对话我们知道,男主因为一些原因暂时不得不转岗到警局求助热线接线员的岗位,妻子孩子都离开了他,而这一晚是他在这里的最后一天。最后一晚这样的日子在电影里注定不可能平安度过。

男主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得知暴躁的男人闯进家里大闹一番后带走了女人,两个年幼的孩子被独自留在家中,请求支援失败后,男主拜托搭档闯进嫌疑人家里后发现了被开膛破肚的孩子奥利弗。男主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他愤怒地想要用自己的方法拯救被绑架的女人,直到从女人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拼凑出了完整的真相。他才发现自己太自以为是,自以为正义、自以为正确,实际上自己才是那个罪人。在拯救这一家人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表面看这是一个悬疑、剧情片,通过各种线索让观众不断发现事实的真相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实际上看完全片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偏见与救赎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一些固有的偏见,非常的难以转变。例如我们提到某些特定的职业时对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性别一定会有一些揣测,比如护士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是女的;比如提到家暴我们第一反应是老公打老婆,因为毕竟大多数情况下男人的力量远大于女人;再说强奸,关于这件事我们国家至今法律上所定义的强奸仍然是特指男人对女人的。

那么大概率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吗?小概率事件必然不会发生吗?并不总是这样的。偏见和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对一些事过度夸张,又对另一些事视而不见。如果我们都能放下偏见,正视世界上非主流的那些人、事、现象,也许世界会变的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