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冲着周迅去看的《如懿传》,没想到最后居然会喜欢上白蕊姬。前期的娇羞可爱、上位成功后的嚣张挑衅、失子失宠后的癫狂报复、被皇帝识破卧底身份后出手陷害庆嫔的果决狠辣以及那句“不想好了”,最终被赐毒酒时的悲凉,将要与孩子重逢的释怀。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冲着周迅去看的《如懿传》,没想到最后居然会喜欢上白蕊姬。如果是几年前的我,大概会是女主的死忠粉,女主做什么都是对的。这些跑出来勾搭皇帝的小妖精全都是妖艳贱货,死不足惜。可是,长大后发现,好像每个人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开始可以心平气和的去看待不同的人,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不知道这算不算变老附带的一点点福利。

白蕊姬这个演员选的太好了,虽然没看过原著小说,不清楚原著中这个角色的设定。可是,初登场的白蕊姬在一众琵琶姬中显得非常与众不同,长相如同一只小白兔,看起来无辜又清纯。但实际上她是有心机的,她懂得如何引起皇上的注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她非常拎得清,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什么能去争,什么不可以。

她知道凭借自己的出身不可能在宫中立足,所以依附于太后,成为太后的耳目。她也清楚虽然贵妃身居高位,可是头脑愚蠢不得皇帝与太后喜欢,所以她敢一而再再而三激怒贵妃。她更明白依靠美色、年轻或者太后立足宫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她并没有足以支持她的家族背景,因此她必须要在还受宠的时候生下儿子,获得高位。所以,为了保住孩子即使暂时毁掉对她最重要的美貌也在所不惜。

玫嫔非常聪明,所以能从后宫众多妃嫔婢女琵琶姬中脱颖而出,完成了身份和阶级的飞升;但她却又不够聪明,轻易得到一切后太过跋扈骄傲,不懂得长远打算,所以很快又失去了。

《如懿传》作为一部女人戏,里面有太多美女了,也有太多有个性的女人。玫嫔不是最狠、不是最漂亮、不是最聪明、不是最有背景、也不是最后的赢家,甚至也不是当中最惨最悲哀的,可她绝对算得上非常有记忆点的一个。

前期的娇羞可爱、上位成功后的嚣张挑衅、失子失宠后的癫狂报复、被皇帝识破卧底身份后出手陷害庆嫔的果决狠辣以及那句“不想好了”,最终被赐毒酒时的悲凉,将要与孩子重逢的释怀。每一种状态和情绪的切换都很自然,演员把这个角色完全演活了,所以不会觉得这个人有多坏有多讨厌,其实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人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