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0 后致新世相:我没有,不是我,别瞎说啊。

昨晚的月色很好,我洗完澡吹干头发,十分闲适地窝在沙发里看杂志,掰开好大一个丑橘,一瓣一瓣地细细吃。

这时手机嗡得一声,我拿起一看,新世相发推送了,标题似曾相识:《第一批 90 后已经入土了》。

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把手机摔在了沙发上,同时从脑神经的视觉控制中心处努力翻了个白眼。

烦不烦啊,90 后招你惹你了?我作为正牌 90 后代表且代表 42 位实名 90 后发表声明如下:

我没有

不是我

别瞎说

据不完全统计,2017 年下半年到如今,新世相推送中,标题里带有“ 90 后”一词的有如下几篇(难免有遗漏,大家看看就好:)

《第一批 90 后已经出家了》

《第一批 90 后是要被我们写完蛋了吗?》

《就是怼。另一批出家的 90 后说》

《第一批 90 后,只有 7 秒》

《第一批 90 后已经入土了》

《美图秀秀也擦不掉 90 后的鱼尾纹了》

《脸贷:那些分期整容的90后们》

《现在不流行丧了,流行浪 | 90后的后半生该怎么过》

《生于 90,死于熬夜》

《生于 95,死于校园贷》

作为 90 后的一员,我总会被新世相提醒,自己是多么平庸普通,深感辱没了这个生活丰富多彩的队伍。

甚至有时,我会突然恐慌,明明新世相是一副 90 后代表的口吻,传递给我的却是和现实生活关联不大的“新鲜事”。

新世相说自己为 90 后发明了一个新词,丧燃。他们认为现在的 90 后又丧又燃。

这不是废话吗,谁不是开心一阵低落一阵的?

那我发明另一个新词:正常人一会儿饿一会儿不饿,这能算小发明?ISO9001 能给我认证专利吗?

事实上,我很害怕这些说法,90 后又都怎么了这种事,总让我有一种被不明群体代表的感觉。但谁又能代表谁呢?

实际上,我不佛系,不激进,没有裸贷,注意力也还行(起码比 7 秒长),谈不上浪,更没有那么喜欢土味儿。

我都是个这么枯燥的人了,新世相还要把我同质化,强行给我归类,能不能放过我了?

-

写 90 后文章的平台,并非新世相一家。但是做到了新世相频率这样高的,真的不多了。

新世相独一无二的地方在于,别人嚼完甘蔗会去掰新的,但它嚼烂了不会松口,一定会继续嚼。

什么时候少了味道,还会趁着机会写一篇《这一批甘蔗不甜了》。

从它的发家活动“逃离北上广”后的选题便可见一斑了,比如:

《回到北上广的第一天:觉得心安》

《我终于在北上广过上了老家的生活》

《北上广惊慌爸妈故事:孩子能活得比我好吗?》

还有前段时间口碑逆转的“东北人系列”。

它先是发表了一篇《为什么东北人总让你快乐》,顿时大火,我朋友圈的老乡们都觉得新世相真好,懂我们,夸我们,免费给我们东北人打广告。

可它尝到了甜头不撒口,第二天写《为什么东北妈妈总让人破碎》。

朋友们纷纷不太高兴(作为东北人,这也是我坚持写这篇文章的特别原因了)

气得我一位东北朋友发了条朋友圈:



可想而知,做行业都是很拼的。

-

2016 年新世相崛起时,王路写过一篇《咪蒙的危险,新世相的运气》。他引用了雷斯林的朋友圈:

“咪蒙们总是在嘴上跟风说着自己有趣,然而她只管赚钱却从没提供过真正有趣的东西。

真正帅瞎我们的都是世相们,他们总能告诉我们文艺青年有钱以后能给世界带来多么有趣的东西。”

有点可惜的是,新世相文艺青年出生,有钱后去搞营销了。而且还因为过度营销,被微信进行了“查封”。

作为新世相两年前的读者,实在没有想到,他们在用这样的方式“改变潮水的方向”。

说实话,有点失望。

王路认为,在戳中大众情绪方面,咪蒙和新世相都是高手。但咪蒙给人留下把柄,而新世相却没有把柄。

我很想见王路老师一面,因为我想送给他一个礼物,专治被打脸后的消肿止痛。因为过度营销,新世相在我们同龄人里面的口碑下降了。

最后

前两天,新世相发文怼了那篇《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 15 亿:你的同龄人 正在抛弃你》的朋友圈爆款文章。

新世相认为,虽然恐慌普遍存在,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自己的路。

这是一个多么正能量的说法啊。可我看了看它以前的推送,却令我更不安更焦虑了:

《都是大学生,你刚毕业,他们财务自由了》

《29 岁每个月挣多少钱,才能安心进入30?》

似乎新世相也总会定时拍拍我,告诉我,“嗨,你被同龄人抛弃啦。”

今日作者

王火火的个人公众号是:无心上天

ID是 huohuowang0,也推荐你关注哦

编辑 / Kitty

关注我们,不丧不燃不浪不入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