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氫能源發展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鋰電池汽車的補貼逐年退坡的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不減反增,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刺激了氫能源產業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幹勇在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中表示,我國的氫能產業正在進行區域佈局,現在已經有20個省市正在做氫能的發展規劃和氫燃料汽車的發展規劃,而且已經形成了6個地區,華東、華中、華南、華北、東北、西南六個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羣,湧現出像上海、如皋、佛山、張家口、武漢等有代表性的一些城市。

那麼,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呢?

氫能源迎來風口

今年3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政府工作報告》的83處修訂進行了解讀,其中“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一條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

央視:20個省市發佈規劃,補貼不減反增,氫產業化路徑清晰可見

3月26日,財政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在降低鋰電池汽車補貼的同時,支持各地對充電、加氫基礎設施進行“補短板”建設。

央視:20個省市發佈規劃,補貼不減反增,氫產業化路徑清晰可見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 蔡德權: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進行明確,我認爲對產業發展是有利的,特別是在燃料電池汽車這一塊,明確了國家在這一塊的力度不減。

央視:20個省市發佈規劃,補貼不減反增,氫產業化路徑清晰可見

進入2019年,無論是從政策面,還是從產業鏈上,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路徑逐漸清晰。

上市公司紛紛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零部件、電堆、電池系統和整車等產業鏈各個環節加速佈局。

3月21日,美錦能源公告稱,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飛馳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向佛山市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合計交付190輛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雪人股份3月21日公告,擬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投資設立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核心零部件製造項目,項目總投資爲45.5億元;同時,在重慶市分期建設35座加氫站。

氫雲鏈分析:這些上市公司看到了產業鏈未來幾年的一個巨大的機會,所以在行業起步階段加大布局,來實現一個產業鏈的卡位,爲未來幾年的發展贏得一個先發優勢。根據我們對於電動車產業鏈的覆盤情況來看,我們覺得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不斷會有上市公司在這個領域進行一個新的投資佈局。

目前,多家車企也推出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產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完成1527輛,包括1418輛氫燃料電池客車以及109輛氫燃料電池貨車。

央視:20個省市發佈規劃,補貼不減反增,氫產業化路徑清晰可見

二級市場上,今年氫能產業鏈板塊整體上漲趨勢明顯,相關概念股如雄韜股份、美錦能源、全柴動力、厚普股份、雪人股份等公司,股價從今年年初至今的漲幅均超過了100%。

央視:20個省市發佈規劃,補貼不減反增,氫產業化路徑清晰可見

整車企業代表如中通客車、福田汽車等,年初至今,股價分別上漲86%和41%。

氫雲鏈分析:建議大家要更多地關注在燃料電池以及氫能源領域核心環節的公司。核心環節有兩個,第一個是前端的制氫、加氫、儲氫環節,第二個是終端的燃料電池系統、電堆以及核心零部件領域。(轉自央視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