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几乎是中国瓷器的代名词,但其实比青花瓷更为珍贵的瓷器品种还真不少,比如今天介绍的红釉瓷器。

红釉盘,明永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红釉瓷有多珍贵呢?

古人早在夏代就烧出了最早的青瓷,但直到3000年后的元代才烧出真正的红釉瓷。原因很简单:太难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曾在上世纪50年代试烧过红釉瓷,刚开始一级品比例竟然不到1%!古代的成功率恐怕也高不到哪里去!

红釉云龙纹梨形壶,尽管表面颜色不够均匀,但已属罕见的元代红釉瓷中的精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尽管很难制作,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对红釉瓷非常重视,据说是因为表示红色的“朱”字正是洪武皇帝的姓。此外,根据五行说法,南方的颜色是红色,与南方有关的祭祀活动要用红色供品。所以红釉瓷就成了砸锅卖铁也要烧出来的品种。

红釉双龙纹盘,盘内花纹非常清晰,是洪武朝红釉瓷中的精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年号永乐)即位的时候,红釉瓷器依然非常稀少,比如下面这种足部较高的红釉小碗,有资料称存世仅有两件,都收藏在北京故宫:

红釉高足碗,明永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足碗又称“靶杯”,也有人认为就是“把杯”,即“带把子的杯子”。高足碗在元代非常流行,可能因为骑在马上使用比较方便,符合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

故宫的两件高足碗,一件内外皆红,一件内白外红,尤其后者(下图)的碗心有“永乐年制”四字,据说是唯一一件带有年号款且品相完整的永乐红釉瓷,文物价值极高。

红釉瓷为什么这么难烧呢?这是因为让瓷器变红的铜元素非常“难伺候”。

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瓷器表面多了一层光洁的。瓷器呈现鲜红色,是因为釉层含有铜元素。但铜元素并非永远都是红色的,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会变成红色——估计有人要晕菜了,来来来,咱们先恶补一点高中化学知识。

这里的“气氛”指瓷器在瓷窑里所处的“环境”。如果窑内氧气充足,我们称为“氧化气氛”,空气里的氧原子会和釉层里的铜原子展开大战,疯狂抢夺铜原子携带的电子,铜元素就呈现绿色。如果氧气稀薄,窑内会生成大量一氧化碳,这就是“还原气氛”。铜原子便立刻牛起来,从一氧化碳当中的碳原子那里抢夺电子,自己同时变成红色。

简言之,氧气量一定要控制好,否则红碗变绿碗,一窑瓷器都成了废品。

铜元素难伺候的第二个地方是,对烧造温度的要求堪称苛刻。有专家认为,红釉瓷器的烧造温度在1250到1280摄氏度之间,误差不超过30度。温度低一点,红色就会发黑;温度高一点,铜元素又会挥发,红色会变浅,显得釉色不够均匀。可问题是明代初年哪有温度计之类的测温工具!据说窑工主要靠观察窑火来判断温度,全凭经验!

红釉花卉瑞果纹盒,由于釉色不够均匀,被明代御窑厂淘汰砸碎,后被考古队员修复。明永乐,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年号宣德)即位后,红釉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与永乐朝相比,宣德红釉的颜色更加“深沉”,发浓发黑,与永乐红釉的区别非常明显:

红釉高足碗,明宣德,颜色明显比两个永乐碗更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红釉盘,明宣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朝还对红釉瓷器进行了两大创新,一是描金,也就是在瓷器表面贴金箔,或者用金粉作画,再烘烤固色。效果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

红釉描金云龙纹盘,明宣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红釉描金云龙纹碗,明宣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大创新是熟练运用了“灯草边”技术。啥叫灯草边?先看图:

灯草的草芯

灯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草茎细长,剥去外皮就露出白色的草芯。宣德红釉瓷的口沿和凸棱部位会出现长条白边,所以被形象地称为“灯草边”。这种技术之前就有,但在宣德朝得到了熟练应用:

红釉洗,明宣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洗”是涮毛笔用的文具。在口沿和侧面灯草边的衬托下,这件红釉洗如同盛开的花朵,非常漂亮。

灯草边并不是工匠画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前面讲过,只要温度偏高,铜元素就很容易挥发。由于重力的缘故,口沿和凸棱部位的釉层较薄,挥发自然更容易。工匠通过巧妙的控制,让口沿等处的铜元素挥发干净,但不影响其他部位的红色,技术非常高超!

下面这件“僧帽壶”的口沿处也有漂亮的灯草边。僧帽壶是一种佛教水器,造型借鉴了藏传佛教僧人的帽子。红釉僧帽壶是红釉瓷当中的名贵品种,无论哪个博物馆只要有一件通常都会拿出来展览:

红釉僧帽壶,明宣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上文介绍的所有瓷器都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统称为“铜红釉”。由于烧造成本太高,工艺太过复杂,明代御窑在宣德朝以后便很少制作铜红釉瓷器了,转而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生产比较便宜的其他红釉品种——可见皇上家也有穷的时候。

矾红釉梨形壶,明嘉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矾红釉”以铁为着色剂,颜色偏橘红。铜红釉那样的“鲜红时代”已经过去了

【小链接】两岸故宫是全世界收藏明代御窑瓷器最多最精最牛的博物馆。究竟有多牛?大英博物馆够厉害吧,堪称中国以外收藏古代瓷器最精的博物馆,可是根据《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一书的说法,那里收藏的洪武、永乐、宣德三朝红釉瓷器只有5件,而本文介绍的北京故宫藏品就有10件了!你说牛不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