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以花鸟画著称于世,尤其是虾,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随时能从画里跳到锅里:

但许多人不知道,齐老的山水画同样精彩。虽然近现代涌现了大批山水名家,比如张大千与黄宾虹,但是齐白石的作品风格独特,别有意境。

你看,这是他画的洞庭湖:

这是华山:

这是安徽小姑山:

画面景物不多,寥寥几笔,留出大片空白,说不清是云、是水还是天空,意味深长。

但齐老的画法原本并非如此。

他最初学的是从清代初年延续而来的传统画法,用笔繁密、复杂,效果是这样的:

清末民初的大多数画家都这样画山水,一抓一大把。假如齐白石照着这个路数画下去,一辈子能混进二流行列就谢天谢地了。

但齐老的艺术经历实在太励志了。

38岁时(按阳历周岁),逼近不惑之年的齐白石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眼看就要一直平庸下去了。这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去西安教画画。齐白石原本是个很宅的人,思想传统,不喜欢出远门。但在朋友的劝导下,他尝试着迈出第一步,没想到旅途美景无数,皆可入画!

当时画家学习画山水,主要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习。老师教授技法,画谱上有图样,依葫芦画瓢,不用管真山真水到底长什么样。出门旅游就不同了,齐白石发现原来世间美景如此多样,领悟到画画应该学习大自然啊!

从38岁到45岁,齐白石先后五次离开湖南老家,前往各地作画,北至北京,东到上海,南至海口,西至越南芒街。归来后,他把一路画稿整理成一套五十多开册页。齐白石觉得自己的创作过程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水“借到”自己画中来,所以给这套图册起名《借山图》。

我们在文章开头看到的几幅画就选自《借山图》册(北京画院藏,现存二十二开)。《借山图》标志着齐白石形成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原本繁复的传统画法变成了简洁飘逸的新风格:

齐白石还活用《借山图》册里的绘画元素,放在后来创作的新作品里,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吸取那七年旅程的营养:

大约在同一时期,齐白石还创作了另一套著名的山水册页:《石门二十四景》(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套图册的用笔比《借山图》更丰富些,布局复杂一些,但整体风格一样简淡,意境一样深远:

齐老的经历告诉我们:想要提升自己,旅游太重要了!不是吗?

微信公众号:王牌讲解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