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瀋陽國防精神科專家,接觸抑鬱症患者越久,越感到我國現如今的健康衛生科普還不夠,很多思想傳統的家庭還是不拿心理疾病當做問題,這種疏忽就是最大的傷害!

一個案例

前兩天一個13歲,確診爲輕度偏中度的小女生拿出手機給我看她和媽媽的對話。

她很坦誠地告訴媽媽自己對生活沒有絲毫興趣,每天活得很累很空洞。

媽媽只是告訴她“是媽媽陪你少了,我回去陪你多說說話就好了”

女孩自己喝了16片安眠藥,想引起家人重視,和我講這些的時候她還很自責喝安眠藥這件事,孩子求生慾望很高,只是家人在一步一步要把她推向深淵。

試問各位,這種思想有多可怕?

各種說法

我們不免聽到這些不相信心理會產生疾病的人脫口而出的這些話

瘋了吧

在小地方,基本上心理疾病=精神病=神經病,在大家的眼中,所謂心理疾病都是“瘋人院”裏的瘋子,一旦人被按上這個名頭,在當地基本上就當做異類來處理了,所以我們那沒有什麼心理疾病這一說的,無非就是想不開,甚至家長也想不開爲什麼孩子“想不開”。

太脆弱

你這些都是因爲太脆弱!沒經歷過什麼事,你看看我們以前年輕的時候受過多少苦,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東西。你別說社恐逃避什麼的,你就是太軟弱自卑了。

“你是太閒啦”

你別窩在家裏了,讓生活充實起來纔行。你知道你記憶力爲啥差麼,你自己就不用腦子,腦子能不鏽麼!你看看別人都在奮鬥,你也踏踏實實的吧,別想那些星星月亮的事了!

你看開點啊!堅強點啊!叫你不聽話!

“你抑鬱個啥呀?看個病幾百塊你舒服啦?老孃一天供你喫、供你穿,虧待了你啥?你要這麼不開心?你是不是早戀啦?老孃叫你不要玩遊戲你就是不聽!”

自己逃避

如果親人朋友的不理解是抑鬱症惡性循環的助力器,那麼自己對疾病的逃避,是永遠好不了的根源!

拒絕承認病情

有一個精神分裂的患者來問診,我一直試圖爲他解釋他的病情,他卻死活不相信診斷,認爲一定是我搞錯了,最後自己憤憤的離開了。這種患者也屢見不鮮,特別是中老年人,都不能正視這種心理疾病,羞於啓口。病情嚴重而無法承受,往往走向絕路。

醫患之間的不信任

每次問起一些抑鬱症患者爲什麼不堅持喫藥時,總能得到這樣的答覆:“我覺得我好了呀,那藥這麼貴幹嘛一直喫,醫生就是想多賺我點錢而已嘛”然後就是病情的復發,惡化……

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文化。早確診早治療,家裏的七大姑八大姨不是專業人士,不要以爲人多就能嚇跑抑鬱症,千萬別讓她們來開導患者,更不要去找什麼算命先生。科學就診,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