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到半年後高德地圖打車業務已接入包括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神州專車、嘀嗒出行、易到、攜程專車、同程專車、AA專車等九大網約車平臺,可爲用戶提供快車、新能源車、專車等多種不同價位的出行選擇。早在去年7月,高德地圖即以聚合平臺的模式上線了打車業務,通過高德地圖擁有的用戶和流量,向其他網約車平臺導流,選擇以“淘寶”模式運營網約車業務——搭建平臺。

文 | AI財經社 王蒙

編 | 張碩

美團正試圖用一種低成本的方式在出行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繼今年4月25日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後,美團打車在近日又新增15個試點城市,包括蘇州、杭州、溫州等。試點城市的用戶可以在美團App一鍵呼叫由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提供的出租車、經濟、舒適、商務、豪華等五種打車服務,也可以在美團餐飲商家頁面直接叫車。

這是美團在打車領域的一次轉型試水。在滴滴升級組織架構,全面推進網約車合規化進程之時,沉寂許久的美團打車捲土重來,再度涉足滴滴的主營業務。在上一輪補貼大戰中沒有形成持續優勢的美團這一次可以在打車領域突圍嗎?

美團打車新增15個試點城市,合縱連橫悄然蠶食滴滴市場份額?

從補貼到聚合

在最新一季度的財報裏,美團將網約車業務與共享單車業務並列,冠以“新業務”之名。自2017年2月14日在南京上線網約車業務後,美團就從未停止對網約車業務的佈局,2018年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依靠鉅額的補貼,號稱進入上海3天即拿下了滴滴在此地三分之一市場份額。

美團搶奪滴滴市場份額的關鍵一招是補貼。據媒體報道,進入上海之後,美團打車宣佈前3個月不對司機抽成,當天的訂單按照首單6元、後續每單4元進行補貼。相比之下,滴滴出行對司機的抽成比例在20%以上。

補貼帶來市場份額提升的同時,也加大了美團的虧損。美團2018年度財報顯示,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銷售成本由2017年的11億元增至2018年的155億元,主要是由於網約車司機相關成本的增加、收購摩拜產生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增加,以及非餐飲外賣服務擴張增加的其他外包勞動成本。

出行對於定位爲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美團,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美團外賣、酒旅和其他O2O服務已成氣候,若能補足出行版塊,美團的整個O2O業務就可以形成完整的生態服務閉環。南京、上海試水打車業務之後,2018年底,美團內部當時已擬定了七個新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繼續進行擴展。但最終因爲上市,擔憂需要持續“輸血”的打車業務拖累財報,打車業務暫時止步擴張。

有網約車業內人士向AI財經社透露,美團如果真的要做打車業務,會成爲滴滴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團與滴滴的用戶90%以上都是重合的,美團如果下定決心要做,滴滴肯定會很難受。”

打車業務能夠補齊美團的業務版塊,形成O2O服務閉環,但需要持續鉅額的投放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美團對打車業務的投入。此次17城上線聚合模式在外界看來,實際上是美團的一種妥協——既無法完全放棄打車業務,又需要有所佈局。

據美團方面透露,選擇“聚合模式”做打車業務側重於技術投入推動用戶體驗,不會涉及大額補貼。除上海、南京仍提供美團快車服務外,其他城市都將與取得合規資質的出行服務商合作,只以“聚合模式”開展試點。

流量紅利

自帶用戶流量和入口優勢,是美團以選擇輕資產模式涉足打車業務的關鍵。早在去年7月,高德地圖即以聚合平臺的模式上線了打車業務,通過高德地圖擁有的用戶和流量,向其他網約車平臺導流,選擇以“淘寶”模式運營網約車業務——搭建平臺。

不到半年後高德地圖打車業務已接入包括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神州專車、嘀嗒出行、易到、攜程專車、同程專車、AA專車等九大網約車平臺,可爲用戶提供快車、新能源車、專車等多種不同價位的出行選擇。高德地圖把不同價位的車分爲出租車、經濟型車、舒適型車、商務車、豪華車5大類。用戶只要選好類別,就可以實現多平臺同時下單,“一鍵全網叫車”。

美團打車新增15個試點城市,合縱連橫悄然蠶食滴滴市場份額?

“只有全網打車,用戶才能叫到最快來的車;只有全網打車,纔不用下載多個App,也不用擔心同時叫來多輛車;只有全網打車,才能找到價格最適合自己的車。”高德地圖副總裁陳永海表示,高德打車的初衷,就是接入更多運力,讓用戶一鍵點擊,就可以在上述衆多網約車平臺同時發單,減少冬日寒風中的等車時間,提高出行效率。

可以同時連接多個網約車平臺的聚合打車模式的確受到部分用戶歡迎。艾瑞的APP月活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今,高德的月活躍指數一直在穩步上升,其網約車用戶也在不斷增加。支付寶方面此前披露,高德打車小程序累計用戶數達到4500萬。

今年4月,上海一位曹操專車司機向AI財經社透露,自己每天接到的訂單中有超過一半的訂單由高德地圖導流而來,“從曹操專車APP叫車的比較少,接到的十單裏面,可能只有四單。”上述司機透露,由於曹操專車進入上海之後,並未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造勢,導致很多用戶根本不知道有曹操專車APP的存在,因此出現了APP叫車訂單比高德地圖導流訂單少的現象。

聚合模式可以輕量化運營,但並非毫無弊端。因爲涉及到多方共同運營,一旦消費者在高德平臺叫車後產生服務糾紛,問題的解決將不如自營平臺來得快捷。

儘管如此,對於想涉足網約車業務的企業而言,聚合方式能以最小的成本迅速切入出行市場。騰訊在今年4月暗自註冊了“騰訊打車”商標,據業內人士分析,除了選擇自營網約車業務外,騰訊更有可能會通過聚合模式,迅速拉起一支馬上能戰鬥的隊伍與滴滴正面競爭。

過去一年,隨着滴滴的沉寂,網約車市場湧現了諸多的企業。一方面,首汽約車、神州專車等平臺公司枕戈待旦,預備放手一搏,也有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拓寬邊界,涉足出行市場;另一方面,傳統車企扎堆網約車佈局出行業務,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儘管挑戰者衆多,但在出行市場滴滴仍然保持着絕對的市場份額。據極光大數據發佈的《2018年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去年年底,滴滴出行仍然以14.7%的滲透率在用車服務中排名第一,但緊隨其後的嘀嗒出行、首汽約車也在飛速增長,去年12月的滲透率環比增速分別高達8.4%和43.4%。

正如一位網約車業內人士而言,中國的網約車市場,未來滴滴獨佔市場的情形將不復出現,但其他企業想要動搖滴滴也並不容易,最終出現的情形就是“一超多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