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他的民族氣節成爲了後世無數英雄學習的典範,甚至,它成爲了一種信仰,一筆寶貴的財富。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蒙古滅金後纔出生,當時蒙宋之間因爲“端平入洛”已經撕破臉皮,戰爭的陰影籠罩在兩國邊界上空。文天祥就剛好出生在南宋的江淮一線,隨時可能捲入戰火的紛飛之中。還算上天眷顧文天祥,在他人生最重要的20年,他在平靜中度過,通過發奮讀書,順利考取了進士和狀元,步入仕途。而此時,一向侵略性極強的蒙古國在幹什麼呢?

蒙古於公元1234年滅金以後,幹了幾件大事。

1、首先,他們在公元1236—1241年,進行了第二次西征,打下了欽察汗國的大片土地;

2、其次,他們在公元1247年迫降了吐蕃;

3、1254年滅亡了大理;

4、1257年第一次進攻安南;

5、與此同時,他們連續打擊高麗,將高麗打殘;並在公元1252一1260年,進行了第三次西征,打下了伊爾汗國的土地。

有人會問:蒙古爲什麼不大力攻打南宋呢?

實際上蒙古進攻過南宋,只不過遭到了南宋軍民的強烈抵抗,窩闊臺汗最喜歡的兒子闊出就死在了第一次襄陽之戰中。南宋的四川、江淮一線也遭到了蒙古的進攻,但都被成功阻擊。喫了苦頭的蒙古軍於是轉變了策略,纔有了大理、安南之戰,他們意圖先將南宋的外圍清理掉,再回頭來慢慢收拾南宋。

等到文天祥出仕的時候,蒙古開始第二次大規模進攻南宋,這次因爲蒙哥汗戰死釣魚城而終止。蒙古陷入4年內戰,但南宋在賈似道的帶領下,反而向忽必烈屈膝求和。

文天祥是一個堅定的抗戰派,他對賈似道等的投降主義非常不滿,屢次上書爭辯,結果遭到主和派的排擠,幾起幾落。

忽必烈爭位成功後,對南宋發起了覆滅之戰。文天祥上不了荊襄戰場,眼睜睜的看着賈似道將襄樊敗給蒙古。蒙古趁機東下,直取臨安,文天祥應詔勤王。

不久,南宋朝廷投降,派文天祥和蒙古大將伯顏和談。結果文天祥和伯顏吵了起來,被伯顏扣留押往元大都見忽必烈。文天祥在中途逃走,積極聯絡揚州宋軍抗元,沒有成功。

文天祥見“漢末三傑”張世傑等奉宋朝皇室到了閩粵一帶,便南下和他們匯合,成立了流亡政府。文天祥是鐵桿的抗戰派,凡是勸他投降的人,他都一律要將之除掉,以表決心。不過,此時南宋氣數已盡,不管他多努力,依然難逆大勢所趨,文天祥最後兵敗被俘。

但是忽必烈很欣賞文天祥,並不想殺他,還拋以高官厚祿,以求文天祥的回心轉意。文天祥一開始誓死不降,但後來似乎被忽必烈的誠意打動,決定以道士的身份降元,再根據忽必烈的所作所爲,曲線救國。

可是,同爲原南宋人的降臣留夢炎(名聲和秦檜一樣臭)卻害怕文天祥將來謀反拖累他們,便沒有將文天祥想法告訴忽必烈,反而歷數文天祥當年抗元的種種“罪行”,忽必烈才最終下令處死文天祥。

想不到,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文天祥,沒有死在敵人手上,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裏。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注原創,拒絕抄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