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通訊員 畢佳佳

18歲,本是如花綻放的年紀,可李想(化名)卻突然患上了惡性腫瘤。

爲給孩子治病,李想的父親李明(化名)揹着全家所有人,掏出家裏帶着他來鄭州人民醫院治療,可就在李想剛做完手術後不久,李明又被查出癌症復發且情況十分嚴重。

然而,這個不幸的家已拿不出更多的錢給他醫病了,加上擔心一動手術幾年不能幹活掙錢,李明最終選擇拒絕治療。

"給孩子治病就是用最好的藥,不管花多少錢,到自己就要放棄,關鍵一放棄很快就會有生命危險。"得知他家情況後,該院普外科三病區的醫務人員悄悄發起了一次募捐。

【突然】

18歲男孩兒剛做完癌症手術,父親癌症又復發,深陷絕望

今年4月,18歲的李想突發便血,本來只是伴隨腹痛,以爲是上火或喫壞肚子,不料卻連續多日出現這種症狀,他只好將這件事告訴了父親。

李想的父親李明13年前曾患過結腸癌,聽到兒子的症狀與當初自己生病時的症狀差不多,他心裏一驚,但轉念一想"兒子才18歲,這麼小的年紀應該不會得結腸癌的",就這樣一直拖着沒有就醫。

就這樣熬了3個月,李想的症狀愈發嚴重,於是李明讓他去打工地的醫院檢查一下,而一檢查才得知,李想疑似患了"橫結腸近肝曲腫瘤",此時,腫瘤已佔據了五分之四的腸腔,隨時有生命危險。

爲給兒子治病,李明瞞着妻子和父母,拿着家裏全部積蓄獨自帶李想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做了相關檢查,最終被確診爲"結腸腫瘤",7月30日,李想來到該院普外三病區治療。

8月2日,該科主任張俊傑帶領團隊爲李想實施了結腸癌根治術,爲確保將腫瘤"一網打盡",張俊傑在術中爲李想清掃了39個淋巴結,經過術後病理檢測,均無發現癌細胞轉移。

可就在李想身體一天天轉好時,一直陪他左右,晚上睡在病區走廊地上的父親李明卻出現了異樣。"臉色不對,有貧血樣,因爲他也說自己曾患過結腸癌,我就擔心是不是又復發了。"張俊傑建議李明去做腸鏡,考慮幾天,有些不情願的李明還是去做了。

然而,複查結果卻讓李明陷入絕望的深淵:結腸癌復發。"爲兒子治病幾乎花光所有積蓄,我要再做手術,幾年都沒法掙錢了。"李明不想治了,他想僅有的錢留給家裏5個尚未結婚的孩子,"我不忍心拖累他們。"

【新生】

多番勸導讓倔強父親走進手術室 醫護人員自掏腰包溫暖一家人

父親病情危急卻拒絕治療,李想無奈之下將實情告訴了姐姐們,隨即李明的女兒從外地趕來。"他兒子做手術時,他一直說讓給李想用最好的藥,到他了卻不治了,他是這個家的頂樑柱,要不做手術,那這個家以後咋辦?"於是,該科主任張俊傑和李明的主管醫師李文奇開始輪番勸說。

最終李明同意手術,而他因爲是癌症復發,手術難度要大很多。爲照顧父親,符合出院條件的李想也留在醫院,與姐姐一同照顧父親。"剛做完手術俺爸手腳冰涼,俺弟傷口一彎腰就疼,所以他就跪在地上給俺爸暖腳。"說起這些,李想的姐姐直嘆弟弟長大了。

身體日漸康復,李明也能出院回家了,可這家人在高興的同時卻也憂心忡忡,父子倆住院以來的費用讓他們很是犯難。

他們的心思,早已看在一直關注他們的醫務人員眼中。該院普外三病區醫務人員決定自掏腰包,私底下給父子倆籌點錢。就這樣,大家你兩百、我五百的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就連援疆的該科室副主任趙海松和休假的郭震也積極參與其中,受感染,負責父子倆術後用藥指導的多學科藥師治療團隊也伸出了援手。

8月28日下午,彙集醫務人員愛心的近萬元善款交到了李明手中。那一刻,李明接錢的雙手都是顫抖的,眼中浸着淚花:"謝謝你們。""真的很感謝,不僅治好了我爸和我弟的病,還送來了善款,難以回報這份恩情。"李想的姐姐說。

據瞭解,除了舉行捐款以外,科室還爲父子倆減免了部分手術費用,併爲他們申請了"鄭醫·生命之光"慈善救助,竭盡所能爲他們減輕經濟負擔。

(編輯 戴晨曦 施尚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