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最大的魅力一定是做他真實的自己,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和人造的區別。

-01-

生活中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很難建立親密關係,每當自己喜歡上一個人,總是會異常緊張和不安,所以總是似乎會對他特別冷淡,甚至通過遠離他來回避自己的焦慮不安。

每當遇到喜歡的人,就會像被粘住了腳的蜘蛛一樣,無法自如的做事情,會害怕在他面前表現不好,或者害怕跟他靠的太近,那種緊張和不安簡直會讓你腦袋空白,不敢想象會發生什麼。


因此,這時候,你會變的特別“老實”,無法自然的做自己,更不用說靠近他去表達好感。

 

你可以跟不喜歡的人遊刃有餘的交往,風度翩翩,甚至是魅力高手,但是一旦遇到你真正喜歡和心動的人,你清楚的覺得自己正變的笨拙不堪,你會表現的害羞甚至退縮,當然你還會假裝自己冷漠,假裝自己不喜歡她,以維持表面的鎮定自若。

…….


相信在很多人的心裏,接近自己喜歡的人並不是一件輕鬆和幸福的事,相反,似乎是一件害怕和非常緊張的事,甚至有時候,這種害怕和緊張的程度達到了讓我們無法面對的程度,於是只能通過遠離來緩解。

但這樣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在建立親密關係上存在某種障礙,甚至無法和人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心理學專用術語是“迴避型依戀”。

 

那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

-02-

你是“迴避型依戀”的人嗎?

沒有被愛過的人,遇見愛會恐慌不安


靠近自己喜歡的人或東西是動物的天性,人也不例外,嬰兒天生就會想靠近媽媽,需要媽媽,需要媽媽的愛和喜歡,關注和陪伴才能健康的活下來。


但倘若在撫養的過程中,媽媽經常對嬰兒的需要不做反應,置若罔聞,或者表現出厭惡和不耐煩、不喜歡的情緒,那麼,嬰兒最初的原始母愛就沒有得到被充分的滿足,這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最初的心理安全感——認爲自己足夠好,值得無條件的被愛和被喜歡的感覺。


缺乏這種心理滿足的人即便在跟自己父母的早年互動中,很多也是不夠親密,老是害怕被父母嫌棄、拋棄的膽小、退縮型兒童。

 

由於一般情況下,養育模式具有連續穩定性,當嬰兒成爲孩童,懂得了語言,他可能會更多的解讀到父母對自己的不夠喜歡和不夠在乎。


一方面養育模式中確實有這樣的信號存在(父母尤其是媽媽人格結構的穩定性,一個看不到孩子不能回應孩子需求的媽媽可能一直都會這樣,甚至隨着孩子的長大,可能會反過來向孩子索取愛);


另一方面早年積攢的不安全感又會加重這方面的解讀,這就會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形成最早的自我認知:“我是不夠好的,我不值得愛。”


沒有孩子會願意承認這一點,所以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孩子,不知早已經承受了多少大量痛苦的情緒,學會了壓抑自己對愛的渴望和對養育者不喜歡自己的憤怒,他們學會了隔離和壓抑自己的感情。


因爲,愛這種渴望,一旦被勾起,將是充滿羞恥和讓人脆弱的,大量被拒絕被忽視甚至被羞辱的經歷已讓他們的自尊心支離破碎,甚至潛藏着巨大的憤怒。


他們就像沒有喫過麪包的小孩,習慣了喫糠咽菜,之前還渴望着麪包,爲自己得不到麪包而啼哭掙扎,糾纏不已,但後來發現再多的哭都沒有用,他們逐漸接納了這個現實:“麪包不屬於我,我是註定得不到麪包的。”


甚至有的人會發展出:這件東西太痛苦了,我再也不想要了,這樣絕望的憤怒。


那個麪包就是愛,害怕接近正是對“渴望”的防禦。



我不夠好,沒有人會喜歡真實的我


害怕接近自己喜歡的人,並不是只有接近自己喜歡的人才會害怕,實際上,這裏面絕大部分人在接近普通的人的時候也會害怕。


只不過這種害怕出現的太早,他們在漫長的成長中已經學會了某些應對策略——一般是使用“假自我”與人交往,也就是通過扮演一個別人可能會喜歡的我來跟別人互動,而不是用真實的自我跟別人互動


畢竟連自己的父母都會嫌棄真實的自己,都需要自己假裝一個討人喜歡的自己來取悅他們,何況是別人呢?


迴避型依戀的人羣中很多人可能都有社恐的經歷,所以害怕別人這件事不一定面對喜歡的人會。


在早年面對其他人時一樣也會,只是其他人出現的幾率太多了,慢慢的他們就習慣了應對錶面的社交場合,甚至還發展出很多有魅力的社交技能,來獲取外界的讚賞。


但是遇見喜歡的人,這種事情出現的概率較之每天要見到的普通人,是低的沒有可比性的。


所以在這件事上,他們沒有練習的經驗,更會因爲早年和父母互動受挫的經歷,導致他們很害怕會重溫早年的創傷。


“當一隻麪包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確實很想要,但想到我是一個喫糠咽菜長大的人,我配喫麪包嗎?並且一連串勾起的小時候因爲想要麪包而被拒絕被侮辱的經歷又會浮現 ,我好害怕再次被拒絕被侮辱,所以唯有遠離,不表現出渴望,我才能保護自己不至於因爲渴望而被貶低和嘲笑。”


我不配愛,真實的我不配得到愛,明明我已經戴着面具活的快忘記了我自己,但是你卻觸動了我的心,愛意味着要袒露自我,但我害怕袒露自己,害怕摘下面具暴露出一個醜陋的我,而你會不愛我。


害怕真實的自己是醜陋的,不值得被愛的,甚至是被人嫌棄的,纔是害怕接近自己喜歡的人的人內心的最真實體驗。


認爲完美才會得到愛,真實不會得到愛


因爲真實的自己早年是被嫌棄的,他們沒有獲得過真正的對於自己真實一面的愛和欣賞,所以他們會以爲一個人要做到完美才值得被愛,但是他們又深深的知道,自己不可能是完美的,那唯一能保持愛的方式便是——保持距離。


這種心結還容易在互動中被投射到對方身上,認爲一旦靠近對方,似乎就能發現對方的不完美,從而愛的對象會破碎幻滅,會讓自己受不了。


其實都是因爲我們早年被植入了一個錯誤的信念:完美的才值得被愛,真實的有缺點的東西是無法被愛的。


因爲我們從來沒有得到過愛,我們的養育者總是在不停的嫌棄我們這不好,那不好,所以他們不喜歡我們,於是我們就發展出了一種幻想:如果我們完美了,我們就是值得被愛的。


如果我沒有得到愛,那是因爲我不配,因爲我如此不完美。但事實僅僅在於你的養育者給不出愛,是因爲他們缺乏導致的,並非你不好。


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愛,不管他是什麼樣子的,真實的就是完美的。


很多遊戲感情的高手留戀於各種花叢、草叢中,其實內心是絕望的,如陳奕迅歌中所唱:


“當我成爲了無情的k歌之王,麥克風都讓我征服(都爲我瘋狂)。”


其實更多的是出於對早年沒有得到那塊’麪包“的報復,他們可能學會了如何贏取別人的歡心,假自我運用的嫺熟無比,但是即便這樣得到了一堆的愛一堆麪包,也無法安撫他們的內心:


畢竟這不是他們用真實的自我換來的,不是用真心換來的東西,只不過是一場欺騙。


他們確實也是這麼認爲的,越愛越恐懼,越愛越傷心,是因爲沒有用真心,更是因爲不敢用真心。我用假我愛你,還成功了,背後是無法處理的絕望


-03-

想要改變,你可以這樣做

用本來的面目去愛就好


假如靠近喜歡的人會讓你緊張,害怕、呼吸急促,不知道該怎麼辦,那接納好了,因爲目前來說,你就是這個狀態,這就是本真的你,你可以不用掩飾。


因爲真的對你有興趣的人,應該不會因爲這樣而厭惡你,如果他因爲這點而厭惡你,遠離了你,或許說明其實他本來也很可能不會真理解你,不會愛上你真實的我。


其實絕大部分人並不會討厭一個喜歡的人在自己面前出現緊張、害怕的樣子,相反這樣的人反倒會讓我們覺得珍貴並且可愛,因爲在很多人的解讀裏:在喜歡的人面前緊張、害怕恰恰是他對我很有感覺的表現,他們會解讀爲你很喜歡他,他們只會高興還來不及。


另外,你只有大膽去突破這一關,你才能克服掉這種恐懼。


畢竟對恐懼的想象有時候帶來的恐懼會大於具體的事實產生的恐懼,就像一個怕鬼的人,越是躲在被子裏蒙着頭,越是會怕的要死,但是當你願意去挑戰一下那個恐懼,去直面那個鬼,往往會發現其實並沒有鬼。


鬼藏在你的內心:也就是再一次害怕不被愛。


不要美化對方 想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當你長大成人後,你和別人的關係早已不是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你的父母可能老是在向你灌輸:“你需要怎麼怎樣,我纔會愛你。你是怎麼怎麼樣的,所以我不喜歡你,我對你很不滿意”。


這樣的信念,所以我們會認爲好像我值不值得被愛的權利在另一個人手裏,這樣我們就會構建一個錯誤的關係模式:


在關係裏對方好像有某種權利一樣,可以對我們值不值得得到他的愛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裁定,而我們自己是卑微的 ,不是跟他平等的,而且我們似乎自動的把對方默認爲了一個完美的人,這其實是你把早年和父母的關係模式的代入。


你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並且默認爲父母是完美無缺的真理化身,所以他們說什麼你就聽什麼,他們說不愛你,你就相信了好像你就不值得愛了。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跟任何人的關係都是平等的關係。


平等的關係就意味着你不需要證明着自己值得被愛了,對方也沒有那個權利可以判定你值不值得被愛,任何人都無權給你這個判定,你也不需要這樣的歸因了。


愛不需要被證明,靠近交流交往只意味着你們要去互相瞭解,判定合不合適在一起,絕不是意味着對你值不值得被愛的檢驗。

 

喜歡真實的自己,去欣賞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去掩飾他


這是最根本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害怕接近自己喜歡的人,是因爲我們不喜歡真實的自己,我們以爲人們喜歡的都是那些媽媽嘴裏具備某些特質的人:


比如落落大方,比如從容鎮定,比如優秀,比如漂亮,媽媽沒有看見過我們真實自己的可愛,也沒有誇過我們真實的自己,我們就認爲我們那個真實的自己一定是醜陋無比,不值得愛,需要被藏起來的。


但其實每個人最大的魅力一定是做他真實的自己,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和人造的區別。


我們每個人真實的一面本是造物主上帝的傑作,它靈動而自然,但是我們人爲假扮的自己卻是我們有限的自己根據自己有限的經歷假裝扮演的我,很明顯,那個真實的自己會更有潛力更具魅力,問題只在於,你有沒有勇氣把它拿出來,用它去跟真實的人互動,並且在這種互動中淬鍊自己。


用假自我跟人交往,很難締結真正的關係,這種關係更多的時候更多是一種應酬和應付,即便被喜歡了也很難讓我們內心增長力量,如果我們可以多一點用真自我跟別人互動的經歷,每一點收穫都會是真的。


這些真的體驗會慢慢的讓我們對人產生信任感,慢慢去相信人與人鏈接的可能。


那麼我們就會逐漸看到真實的自己,會逐漸的愛上他,我們就不會總想把它藏起來了。


迴避依戀和社交恐懼本質上差不多,就是相信真實的自己是好的,你並不需要去做一個完美的自己,因做不到這個完美的自己而恐懼焦慮,而回避。


覺得自己很難打開心扉的,可以嘗試去找諮詢師,在諮詢關係裏完成修復。畢竟厭惡真實的自己,害怕不被接納這種還是不容易自己走出來的。


生命最大的動力就是成爲他自己,活出他自己,那麼敢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