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馬丁·海爾等衆多Quora用戶。

翻譯作者,我是崔小白,哆嗒數學網翻譯組成員。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也許你再知乎看到太多類似的提問——“XXXX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再國外著名的問答網站Quora上,也經常有相同格式的問答但這回的數學逼格似乎有點高,這回問的是:

獲得菲爾茲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衆所周知,菲爾茲獎是數學界的最高獎項之一。貌似這個問題也應該讓一位真正獲得過菲爾茲獎的數學家來回答。但是,似乎要讓這種世界上最尖端人才來到這個網站來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是一種奢望。

一位叫做利夫·傑拉姆的歷史學家也持有相同意見,他回答道:

能獲的菲爾茲獎的人數並不多,而且他們的名字和電子郵件地址都很容易獲知,那爲什麼沒有人給他們其中的一個寫信呢?

我只是一個低調的歷史學家,但我的概率直覺告訴我,在現在不到40位(純粹猜測)活着的的菲爾茲獎得主中,在無人幫助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的幾率相當低……

我猜他們的答案應該會有一些感情抒發或標準感言,“感覺很棒”,“我感到微不足道”,“這真的是一個團隊努力的成果。”大多數“感覺如何”的問題(實際上大多數問題)需要相對固定的答案。

杜揚·薩奧對這個回答這樣評論道:

哈哈,我不太確定格里戈裏·佩雷爾曼會不會有同樣的反應。

他拒領菲爾茲獎章,說他的的成果能被接受是對他最大的獎勵,不需要什麼菲爾茲了。

而且最牛逼的是他拒絕領獎的原因是他覺得給他頒獎的那些的委員還不夠資格。

利夫·傑拉姆:膜拜!夏肖克·雷:他還拒絕了千禧獎。

另外一位評論者路易斯·科恩對這個回答也有評論:

我想知道跟其他學術研究相比,數學研究總體上是否更缺乏合作性。

利夫·傑拉姆:我對此深表懷疑。歷史學家們幾乎從來沒有認真合作過——他們聲稱與人合作是爲了獲得經費,但實際上他們通常只是獨自一人在檔案館裏工作。歐洲資助機構有時堅持要求要有更多的合作者,但結果非常糟糕。

然而事情的反轉在於,菲爾茲獎得主真的來回答了。

馬丁·海爾,2014年因爲在隨機偏微分方程的貢獻獲得了菲爾茲獎。他回答道:

由於我很幸運地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被邀請來答題。當然了,感覺這東西因人而異,我也只能說說我的感受...這很顯然啊(感覺人生達到了高潮,你還想我說啥?),但同時也給我帶來責任感和憂慮感。因爲無論你是不是喜歡,當記者評論任何有關數學的話題時最後都會來找你。這時候無論你個人怎麼說,最終都會變成代表整個數學界的觀點……

喬·菲利奧對這個回答這樣評論道:

打斷一下:其實整個數學界都不喜歡獲獎之後的這個代表權。

馬丁·海勒:;-)

另一位評論者,若澤·烏里奧拉:

講真的菲爾茲獎章可能是唯一一個在公衆中享有盛譽的數學獎(實際上和諾貝爾獎同樣級別的應該是阿貝爾獎,只是沒太有人聽說過而已),我沒記錯的話主要原因是跟60年代斯梅爾的政治事件有關……

當時數學家們決定(併發信給一些重要的人說明這一點)將菲爾茲獎這個最負盛名的獎項頒給他,以便幫助他擺脫當時遇到的一些麻煩。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