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蘭海老師(@超級育兒師蘭海)的微博,收到這樣一條私信:

這位困擾的媽媽說寶寶6週歲,依然安全感欠缺,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讀完這條私信,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心聲?

“別說出差了,我上個班小孩都哭得難捨難分。”“每天去幼兒園,都要全家上陣、連哄帶騙!”“上次帶她的姥姥去買菜,寶寶守着大門哭了半個小時!”

對於三歲以前的孩子來說,家就是他的全部。

固定的作息、熟悉的環境、專屬的照顧者,這些都爲孩子的內心編織出一張安全感的大網,使他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安心、快樂。

然而隨着孩子從家庭走入社會,陌生的環境和照顧者常常會使孩子一下子難以接受。

那麼問題來了,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什麼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種心理狀態,個人的安全感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包培物理環境,人文環境,心理環境。

物理環境指的是存在的物品、設施、天氣,比如桌椅、燈光、窗簾,鞋子,衣服,天氣等等。

人文環境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成的環境,比如家裏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及其他人員之間構成的關係。

心理環境指的是人的心理特徵、狀態,以及一個羣體的心理特徵、狀態。

充分的安全感會讓孩子有獨立的意識和能力,更好地適應新環境,遇到失敗會把原因歸結於事情,而不是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02

安全感對孩子有多重要?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依賴別人,在團隊中總是妥協自己的想法,不敢參與競爭,害怕接觸新事物。

因爲安全感屬於心理環境,個人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其在獲取知識和能力上的意願,以及對於生活的幸福感受。嬰幼兒時期個體安全感的建立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最爲緊密。

童年時體驗到的足夠的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恆的、前後一致的愛,並延伸出對於他人及世界的信任,感覺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這些都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父母需要擺脫自己的行爲慣性,有時候脫口而出之後我們才意識到是錯誤的。

安全感的建立特別考驗的是父母對於自己行爲的體察,考察父母是否有前後一致的愛,並延續到對於他人及世界的信任。

03

孩子不同階段的安全感

第一階段——“我能活下來嗎?”

這個問題代表處於第一個階段的孩子,剛出生的孩子,他們大腦裏的問題就是:

“我有足夠的食物嗎?我能睡覺嗎?”

這也是馬斯洛心理需求最基礎的需要一一生理需要。

所以這個階段,家庭成員需要及時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通常只能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

當然,這個階段孩子也在和我們互相磨合,以找到最佳的方式。

第二階段——“我能做我自己嗎?”

這個問題代表處於第二階段的孩子,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孩子們也就進入到安全感需求的第二個階段。

我能做自己嗎?孩子在18個月以後,他的自主意識開始增強了。

我能做自己嗎?我把東西扔在地上,你幫找撿起來,這是我的願望。

這個時候的孩子,由於運動能力的發展,可以爬,可以走,他們需要的物理環境也就大了。

於是,他們想要進行更大的探索,由於他們對“危險”還沒有概念,他們對自己的行爲認知還不準確,所以孩子和成年人在判斷上相差很遠。

我們都遇到過很多不想去幼兒園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和孩子一起討論第二天他要穿什麼衣服,他會帶什麼玩具去幼兒園。

讓他對第二天的幼兒園生活充滿期待,而這個期待就是他能自己選擇,他能做自己了。

第三階段——“我足夠好嗎?”

這個問題是3歲以上的孩子內心的提問。

孩子們開始留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一個鼓勵、微笑、擁抱都是孩子們得到的首定的回答。

這個發展規律要求父母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優勢,這也是一個證明自己“足夠好”的機會。

家庭成員和教育者都應該在生活或教學中,根據孩子的能力提出目標,當孩子們不斷探索完成之後,我們給予積極的反饋,會讓孩子們內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04

破壞孩子安全感的行爲

安全感的建立在於生活,下面給大家列舉一些破壞孩子們的安全感的行爲。

一、父母吵架。

當着孩子的面吵架是非常破壞孩子的安全感的,而很多時候父母會以爲孩子小不理解。

確實孩子在小的時候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但是恰恰由於他聽不懂,他更多的信息來源是大人的表情、音量、動作等。

所以你會發現孩子們會被嚇住,會哭,會蜷縮身體。

二、沒有說明原因的離開。

我們經常會偷偷地走,這種行爲可能在很多家庭裏面都有。我們瞞過了一時,可能在我們離開20分鐘後,孩子才發現,開始哭。

但是經常這樣做的話,我們要出門會變得非常非常困難,因爲孩子對關門的聲音都會很敏感。

我們偷偷走的一個原因是不忍心看見孩子哭。如果要在兩者中選擇,我們寧願選擇告訴孩子,也不能偷偷溜走。

三、沒有給予足夠的擁抱和身體接觸。

這個特別重要。有力量地傳遞安全給孩子,讓他們從擁抱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安全。

四、威脅不聽話就要離開。

這就是前後不一致的愛,你不聽話了我就不愛你了,我就走了。

五、在沒有告知孩子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地把孩子的玩具送人。

在大家眼中沒有用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特別重要。他不玩也不想送人,這不是自私,實際上他真正捨不得送的是玩具給他的情感。

這種做法傷害了孩子的物權,損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05

安全感——孩子挑戰世界的勇氣

面對這麼多知識點,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面前,怎麼選擇纔是對孩子最好的?

聰明的父母會用5天的時間,來學習如何爲孩子建立安全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