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谈古今,从过往中认识现在!

一千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达芬奇”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沈括

沈括,公元1031年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的官员家庭。史书上说他14岁时就把家里的藏书都读完了,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父亲到处跑——他爹到哪里当官沈括就到哪里,可以说小时候就开了眼界,不是个死读书的人儿。

23岁那年他爹去世,于是沈括以父荫入仕,做了一个县的主簿——县长助理。随后他又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科举,正式走进官场。做过扬州司理参军,负责一州刑狱,主持过天文水利,疏通河渠,修造新历法,沈括在做判军器监时负责兵器的铸造与储备,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 “神臂弓”,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大批量制作,在宋朝对外作战时是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的。

沈括是一位数学家,他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会圆术”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

沈括是一位天文学家,他改进了观察天文的仪器,观测精度大大提高,他还提出“十二气历”,这是在古代第一次提出的近式于现代公历的历法。

沈括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对于雁荡山的成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流水侵蚀作用”,这一观点,直到18世纪末英国的赫顿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才出现,比沈括晚了约700年。

沈括也是一位地图测绘师,沈括之前古人做地图是用脚作丈量的,所以地图错误多。沈括发明了“飞鸟图”——仿鸟飞直线所绘制的地图,这在当时已是一种非常精确的制图方法了。

他还明确了化石的成形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留下来的,他的这个观点再过400多年,才会有另一个人——达芬奇提出。

沈括是最早记录下声音的共鸣现象的人,还是第一个给“石油”命名的人,不光命名他还把石油用在了商业上,用石油做墨——延川石液。

他还在医学、军事、外交、书画、音乐等等方面都留下自己光辉的一页。

58岁那年,他把他一生所学和他所收集到的典籍,都写进了《梦溪笔谈》。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没有《梦溪笔谈》我们就不会知道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日本在19世纪中期印刷《梦溪笔谈》,就是用的活字印刷术。

我们应该记住这位一千年前的“达芬奇”,我们的沈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