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一直僕僕在途,沒有顧上看正在熱映的《周恩來回延安》,頗感遺憾。

  這部爲國慶70週年獻禮的影片,據說票房不是太好,這讓我產生了一點好奇心。

  爲什麼呢?

  院線排片不夠肯定是一個因素,這是老毛病了。

  國內院線單純追求利潤,迷信好萊塢,還有隱祕的,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的“政治正確”。這些大家都知道。

  但是,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要知道,正是因爲院線追求利潤至上,所以主旋律電影如果能夠帶來利潤的話,院線也還是不吝拍片的。比如當年的《建國大業》以全明星陣容爲噱頭,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接近領袖的內心的世界


02

  《周恩來回延安》雖然我還沒有一睹全豹,但卻在網上看了宣傳片,也看了“專家座談會”上的發言與報道,還有吳衛東導演最爲推崇的一篇影評,所以也大致明白了影片的主題是什麼了。

  


接近領袖的內心的世界


  下面截圖紅框中的字樣,就是被吳衛東導演讚不絕口的“我們電影中的那些設計”——

  


接近領袖的內心的世界


  簡言之,這個主題是四十年一貫制的,了無新意。導演的意圖也是很清晰,就是要借周總理之口爲1979年之後的政策辯護、背書。

  這樣的主題,就不能不說是過於陳舊了,因爲這不僅不能觀照晚近三十多年出現的新問題,如貧富懸殊,反而爲這些問題的存在做了合理性辯護。

  無視這些問題,繼續唱四十年前的老調子是不行的。這些問題甚至就連最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的小平同志也注意到了,1993年9月,小平同志在和其弟鄧墾談話時就警告“分配的問題大得很”。“這個問題要解決”,雖然“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但是一定“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解決這些問題”,否則,“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只能遺憾地指出,主創人員的思想遠遠落後於時代,沒有考慮到四十年來社情民意的變化,也沒有反映出思想界、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一位著名學者的話做比喻,就是他們的思想還在四十年前原地踏步,踏出的坑恨不能把自己給埋了,但還是不能再向前邁一步。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政治題材的影片如果不能扣住時代主題,就不能和大多數觀衆的思想形成共鳴,則觀影不熱烈,票房不理想,恐怕也就難以避免了。

03

  這裏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如何準確把握周總理的思想脈絡,塑造好總理晚年的形象?

  總理晚年,講的最多的幾句話是“保持革命晚節”,“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這見諸於許多老同志的回憶錄和總理的講話記錄,幾乎可以說是總理的口頭禪。

  這意味着,周總理極認真地看待毛主席提出的“反修防修”的問題,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出修正主義,更是身體力行地踐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兩個決裂”:“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周總理直至去世都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在彌留之際還用最後的力氣唱出“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因此,任何對周總理晚年形象的塑造,如果不能緊緊扣住這一點,一定會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概括來說,周恩來總理絕不可能如“設計”的那樣膚淺。僅僅把總理“設計”成一個具有親民作風的官員,或者一個庸俗的唯生產力論者,這無疑是對總理的貶低。我們知道,封建士大夫中的個別人,有時候也是非常“親民”的,但有什麼用呢?他們改變不了千百年來農民被壓迫被剝削的命運。

04

  今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應該多拍攝一些領袖題材的電影向這個大喜的日子獻禮。

  哪些題材比較好呢?

  我認爲,考慮到目前的國際形勢,如果能夠把毛主席1950年晚秋時節力排衆議,決策抗美援朝的過程拍成電影《最艱難的決策》,一定會引起轟動,能夠使舉國上下都受益良多。

  當然,如果以1965年毛主席的井岡山之行爲題材,拍攝《毛主席重上井岡山》,那就更好了。毛主席在井岡山之行中對社會主義命運的憂思,對如何確保紅色江山永遠不改變顏色的思考,今天看起來也仍然是振聾發聵,切中時弊。

05

  總之,中國革命的豐富性是在世界範圍內是絕無僅有的,毛主席、周總理等革命領袖的個人魅力,所經歷並且戰勝過的驚濤駭浪,也是獨一無二的。只要電影的主創人員能夠真正接近領袖的內心的世界(而不是把自己庸俗的甚至錯誤的觀點強加給他們),拍出來的電影將不僅是受歡迎的,而且也是能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至於票房什麼的,我認爲都不會成爲問題,儘可以稍安勿躁。

  2019年5月20日於高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