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至今,大調研工作已開展半年有餘。斜土人用心丈量社區,傾聽居民呼聲,演繹着自己和大調研的故事。今天要說的故事,和我們社區的“顏值”息息相關。

斜土社區精細化管理的“三個自問”

習總書記說:“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

社區的“顏值”高低取決於城市管理夠不夠精細。大調研啓動之初,斜土街道便成立了社區管理專題調研組,涵蓋的調研內容既有“六小行業”,也有老百姓關注的民生實事項目。雖說調研強調“不預設問題”,但對於精細化管理的“家底”,調研人員心知肚明——對照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照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管理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對這些“硬骨頭”,斜土人從“三個自問”着手:

Question1

是否做到主動跨前?

平時工作中一直認爲“做不到”的,今時今日是否依然難以破題?

“硬對抗”實現“軟着陸”解決拉麪店整治難

都說業態綜合整治難,其中餐飲店更難,而碰到蘭州拉麪店則是難上加難,斜土的社區管理專題調研就從最難的着手。小木橋路上的一家蘭州拉麪店很“有名”,接到“12345”熱線、網格巡查、信訪投訴30多次,但始終未能根治。調研小組主動跨前,見招拆招,向少數民族協會了解經營情況說明書的詳情,研究分析當地政府出具鼓勵經營性文件的有效性,覈實轉租協議書上的費用真實性。底數摸清後,調研組成員輪流上陣,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硬對抗”實現“軟着陸”,順利完成清退。

是否做到窮盡辦法?

舊住房改造是跨部門、跨轄區、跨事權的事項,出現協調困難的情況時,辦法真的窮盡了嗎?

Question2

面對面零距離溝通完成舊改100%簽約

1940年建造的斜土路1155弄5幢房屋,年久失修加上相鄰小區建造產生結構影響,安全隱患明顯,舊住房改造迫在眉睫。項目啓動居民簽約工作,每週召開居民協調會,職能部門、居委會、代建方、設計方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改造工程卻因居民訴求過高而卡殼,一度陷入僵局。但調研組成員沒有放棄,分別聯繫區建交委、區房管局、區規土局、審圖中心、岩土工程檢測中心等部門召開現場答疑會,面對面零距離解釋,終於完成了所有居民100%簽約,房屋大修和成套改造全速推進。

Question3

是否“有溫度”?

城市更新過程中,快處理、快更新的同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有溫度”?

疏堵結合人情味濃 羊肉火鍋另起爐竈

一家羊肉火鍋店被“封門”後,老闆娘卻給工作人員送來了錦旗。這是爲什麼?原因就在於調研組妥善運用了“疏堵結合”的方法。老闆娘知青返滬,就近找了門面白手起家開了火鍋店,“關店意味着斷了我一家的生計。”幾次交談後,調研組成員對羊肉火鍋店的經營歷程如數家珍,大家討論到法理情兼顧的話題:簡單地封門並未真正解決問題,門關上了,不能讓居民的心也關上。調研組經過四處聯繫,最終爲他們物色到了一處適合經營的新場所。

大調研“三個自問”的故事,正是斜土街道精細化管理的縮影。

把調研之“真”內化爲宗旨意識,把調研之“正”落腳在謀事創業,把調研之“實”體現於爲民解難,把痛點、堵點作爲切入點,用真正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行動來向人民交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