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點項目,郭守敬紀念館展陳提升改造於近日完工,並於11月20日正式面向公衆重新開放。

郭守敬紀念館位於什剎海北岸,這裏曾是中國大運河的北端點,自1988年建成並對外開放以來,以科學家郭守敬的歷史成就爲主要展示內容,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在社會中取得了良好的聲譽。

郭守敬紀念館改造後明天重開,藉助多元化的方式營造互動體驗

郭守敬紀念館改造後明天重開,藉助多元化的方式營造互動體驗

爲能夠更加豐富和立體地展示郭守敬在北京水利規劃和大運河建設中的偉大功績,郭守敬紀念館於2017年啓動了展陳提升改造項目。

郭守敬紀念館改造後明天重開,藉助多元化的方式營造互動體驗

新開幕的基本陳列以《世界名人郭守敬·世界遺產大運河》爲主題,展示了郭守敬在中國古代天文、水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詮釋了大運河在凝聚民族文化、承載中華傳統方面的巨大成就。

紀念館基本陳列共分爲世界名人郭守敬、大都水利開新篇、建大運河樹豐碑、前賢遺珍惠後人、科普教育展五大展區,結合了歷史圖片、文物模型、視頻資料、實物場景、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向觀衆展示。

紀念館重點藉助多元化的方式,爲觀衆們在展廳當中營造出深度探索的互動體驗,比如用幻影成像的方式展示水閘運行的原理,用沙盤與視頻結合的方式展示北京城市水系變化等。

此外,在展覽設計和執行中,充分考慮到青少年的需求,比如在第一展區介紹郭守敬生平事蹟的展陳中,特意標註人物年齡,這樣能夠讓青少年們更直觀地瞭解郭守敬在不同年齡段所作出的成就。同時設立科普教育展廳,讓生活在北京的中小學生們在輕鬆快樂的體驗過程中,可以思考今天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郭守敬紀念館改造後明天重開,藉助多元化的方式營造互動體驗

郭守敬紀念館改造後明天重開,藉助多元化的方式營造互動體驗

重新開放之際,郭守敬紀念館服務效能提升的各項措施全面推出。在堅持免費開放的基礎上,面向觀衆提供語音導覽、微信導覽、預約講解等多種參觀導覽服務,尤其是通過配備專門的導覽手冊和音頻課程等服務,爲青少年羣體講述好展覽內容。此外,還建立起了成人志願者講解團隊和小志願者講解團隊,讓更多公衆共同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的事業中來。

爲提高紀念館的公共服務水平,西城區文委積極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管理體制,在此次郭守敬紀念館重新開放之際,探索引入專業化的社會力量來承擔紀念館的日常業務運行。更好地調動和統籌社會資源,創新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激發紀念館的文化活力。因“耳朵裏的博物館”而爲人熟知的“朋朋哥哥”張鵬,將作爲帶頭人,與他的團隊一同承擔郭守敬紀念館的業務運行工作。

郭守敬紀念館開放後,個人觀衆可通過微信公衆賬號預約領票,或持身份證現場領票參觀。同時,團隊觀衆可通過電話預約集體參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