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正式生效,用“普朗克常數”來代替國際千克原器重新定義千克,實現了質量單位的百年變革。

1889年,科學家用直徑與高度都爲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國際千克元器IPK)作爲1千克的標準重量。過去130年來,“千克”一直由國際千克原器(IPK)來定義。雖然始終處於嚴密保護,隨時間推移,這塊鉑銥合金仍然會磨損部分質量,導致質量單位發生變化。截止到2019年,重量已減少了約50微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重量多一點或少一點可能無關緊要,但在太空探索領域和尖端科研領域,重量的精準極爲重要。

新重量單位定義爲,一千克對應普朗克常數爲6.62607015×10^-34J·s時質量單位。如今,國際測量體系的7個基本單位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來自國際度量衡局(BIPM)的Terry Quinn表示,讓基本單位定義基於物理常數,這樣會變得更穩定,更精準。這將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世界正在改變,人類正在發展。我們仍然可以爲了同一個更高更遠的目標站在一起。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