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多么美好的词牌名,人生如梦,梦总是美好的。这个词牌名原为《忆仙姿》,为唐庄宗制,后改为《如梦令》。

李清照有两首《如梦令》,这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十五岁的青春少女,喜欢独自驾着小船在溪亭游玩,溪亭也许是地名,也许就是溪边有亭子的小溪。她一边架船,一边喝酒,到了日暮也不肯回去,她沉醉了,醉于酒,醉于美景。

游玩到了性尽,天色已晚,划着船儿回家,却不小心,错把船儿滑到藕花深处。她心里还是有些着急,奋力地划船,划着,她的动静太大了,居然把荷塘边栖息的水鸟惊动了,水鸟拍着翅膀在斜阳下翻飞。

小溪,亭子,日暮,小船,藕花,飞鸟。还有美丽的少女,多么美好的画面。

只是,这一切都成了回忆。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子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又是李清照喜欢的很美好的词牌名。美人临窗梳妆,点红唇,这种红,不是后来的性感的烈焰红唇,而是偏暗的绛红。够优雅了。

宋朝女子喜欢荡秋千。宋词中也有许多词句出现秋千。因为宋朝朱程理学禁锢了女孩子们的青春与对美好的向往,然而,满园春色关不住,女孩子只能凭借荡高的秋千,将自己的身姿荡到半空中,望一望墙外的春色。

李清照够自由了,能够划着船儿荡桨小溪甚至荷塘,但却依然喜欢在秋千上望墙外的感觉。于是,她荡秋千,甚至不让丫鬟仆人跟着,怕她们知道自己的少女心思。

她奋力用脚蹬着秋千架,荡得高高的,很快,她感觉到累坏了,虽然春寒料峭,露浓花瘦(许多花儿凋零了)但她薄薄的衣衫被汗湿透了,整个身子慵懒,她放松自己,连鞋子都脱了。可是,真不巧,突然有客人来了,客人肯定是找她的老爸喝酒讨论什么的。衣衫不整的女孩匆忙往闺房跑去,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穿着袜子在院子里奔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在地上顾不得捡,含羞跑开。

可是,不解风情的客人根本没有顾上她这个小丫头。于是,她依着院子的门回首望着客人,怕被发现,拉一枝青梅,假装嗅青梅,这是掩饰,也是暗示。《诗经 摽有梅》里边的少女就是用青梅成熟来暗示自己的恨嫁之心。

可是,客人或者不解风情,或者对于小萝莉不感冒,因此,少女的所有举动都白费功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