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出通告,联合重拳出击,打击大牌明星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这一决定对遏制明星天价片酬,促进影视艺术良好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星的天价片酬由来已久,广电总局也多次发文对明星的高片酬加以遏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星的高片酬依然有增无减,稍微有点名气的明星都漫天要价,甚至不漫天要价,连走路都要算钱。这样的风气弥漫在影视圈,大家互相攀比,上行下效,片酬低,不走红就在娱乐圈没有地位,甚至一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片酬不及没有演技的小鲜肉十分之一,只好在影视剧里打酱油。

在高片酬的基础上,明星耍大牌,讲条件,出入动辄奢华,有的挥金如土,颐指气使,而对待艺术敷衍塞责,滥用替身演员,台词说数字,后期配音,抠图等不良风气屡屡出现,甚至一些演员染上吸毒,淫乱。家庭责任淡薄,出轨等。演员片酬占据拍摄费用极大部分,剩下可怜的制作费只好精打细算,能省就省,能减就减,观众讽刺为五毛钱特效,而众多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和低俗的选秀,真人秀以及综艺节目充斥荧屏,极大败坏社会风气,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这极大地引起公愤。

这种愤怒不但是人民群众愤怒,就连老艺术家都看不惯,成龙、李雪健和陈道明纷纷斥责这一现象。当一些小鲜肉拿着高片酬却不认真拍戏,一点小伤都要晒在网上,闹辛苦时,陈道明更是一针见血地说到:“拿着高额片酬却闹辛苦,谁不辛苦,难道清洁工人不辛苦?农民不辛苦?”成龙愤怒地吼道:“看你几时万。”

而导演和制片和各大电视台个更是不堪重负,只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些人有人捧,比如投资方老板,他们看演员只看他的粉丝人数,粉丝多,票房和收视率有保障,而他们对演员的选择有决定权,导演名气不大,也不敢把宝押在没有走红,片酬不高的演员上。有的导演看中的演员,但却拗不过老板,只好选择当红演员。比如王小帅曾经看中青年演员黄轩,请他主演《重庆森林》,但最终在投资老板的坚持下放弃了。

当艺术向金钱投降,艺术家也只有沮丧。

投资方捧,众多媒体吹,粉丝宠,让大牌明星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大言不惭地说高片酬是市场经济的结果,是与国际接轨,动辄说好莱坞明星片酬如何高,但却不说人家那些明星的电影质量,不说人家做公益和纳税。片酬向国际明星看齐,演技却不如业余演员,不如一段时期推出的由小戏骨演出的电影,人家哭都是真诚的。

明星高片酬与奢华生活催生了社会拜金主义思潮,误导青少年成长,让他们误认为只要有一副高颜值,做明星就能赚大钱,当然,因为做明星梦的青少年多了,也让影视界个别导演和投资商有了潜规则的温床,诱导女青年用身体换取走红的机会。这些社会毒瘤非割除不可。

在前些年,针对演艺界人士吸毒,广电总局做出对吸毒和其他恶习明星进行封杀的决定,制止恶习明星出演的作品上映,极大地整治了演艺界,让吸毒和其他违法行为的明星不再有走红的可能。

今年,崔永元曝光明星的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极大震惊了社会各阶层,4天拍摄,6000万的片酬,而且还是税后款,这税是象征性给点吧。而且还签订阴阳合同,也就是表面一份正常片酬的合同用来上税,另外一份高价合同就是给演员的片酬。甚至连化妆师都有每个月8000人民币的工资。这边偷税漏税,那边在国外购置豪宅,在国内挣钱,国外消费,吃里扒外,不能不让人们愤怒。

其实,大牌明星高片酬不代表他(她)的演技和敬业精神,更不代表电影和电视剧的质量,许多知名导演不买大牌明星的帐,坚持用热爱影视艺术,认真工作的敬业的演员,这些演员包括老演员也包括一些不太红的中青年演员,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比如吴京的《战狼》2里边演员知名度不高,也拒绝了大牌明星,而《战狼》2获得56亿票房。冯小刚启用不太著名的青年演员黄轩和其他更不知名的一水儿天然的,没有整容的女演员苗苗、钟楚曦等拍摄电影《芳华》也获得14亿票房,(而黄轩在电影《非凡任务》以及《妖猫传》也有很出色的表现,这位青年演员当年就是因为没有知名度被三度换角,失去自己心仪的角色。好在他坚持自己对艺术的信念,不忘初心,努力磨炼自己,终于得到绽放。)电视剧《人民的利益》、《白鹿原》、《风筝》也没有用天价片酬的演员,却也获得非常高的口碑和收视率。这也表达人民群众的心愿。一个演员片酬和艺术精神要成正比,一部影视作品要有很高的质量才能受到欢迎。高片酬,大牌明星不是影视作品的良药。

终于,国家五部委联合出击重拳打击偷税漏税,遏制天价片酬,让艺术市场走上正轨,还艺术创作一个良好的空间。这也是顺应民心的事,更是真正热爱影视艺术,专心创作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其他创作者的心声。也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