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傲龍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衆所周知,《易經》是記錄華夏文明最早的一部“天書”。而《易經》最初的版本只是遠古時代伏羲氏所創建的太極八卦圖;後經中古時代的周文王演延至六十四卦;再經近古的孔子刪減整理成《易經》、併爲之加註了《十翼》,從此流傳至今。

《易經》作爲中華文明的早期文獻,被多數史學家公認爲羣經(五經)之首,亦即中華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最早“溯源地”,它記載了華夏大地遠古人類的智慧結晶以及他們對宇宙萬物的自然認識。

然而,作爲中華文化最早的文獻記錄,它所用的文字,是從遠古人類的語言表達方式萃取的,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那是一種早已死去的語言(比如“刮囊”,其意爲“收緊你的口風”,少講話、不講話,或閉嘴)。因此,絕大多數的人,都覺得《易經》特別難讀和難懂。而要讀懂和理解《易經》的奧妙之處,先要從讀懂“太極八卦圖”開始。

現代國人概念中的“太極八卦圖”(圖一),實際是遠古華夏領袖伏羲氏根據對當時宇宙萬物和各種自然現象長期觀察後得出的一種歸納總結。由於當時還沒有文字,他只能用某種特殊的符號來代表他對當時宇宙萬物與各種自然現象的感悟和認知。

有人(如臺灣師範大學的曾仕強)把現代文明(包括計算機等高科技產品)的所有理念都歸功於伏羲氏所創建的太極八卦圖,這未免有點過於誇大。

要說伏羲氏對《易經》的貢獻,主要反映在:

一、他對宇宙萬物無不包含“陰-陽”兩個方面的感悟。

二、他對當初自然現象的八種認知,即:天、地、水、火、雷電、風、山脈與湖泊。有人說他還看過海,這是一種猜測。因爲遠古人類生活在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光憑兩隻不穿鞋的腳,是很難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走到海邊的。

根據上述感悟和認知所引發的想象力,伏羲氏便畫出了最初的“太極八卦圖”。



圖一、太極八卦圖
伏羲氏最早感悟太極八卦圖的地方,不是現今人們常說的“伏羲畫卦臺”,而在如今甘肅南部山區的某個盆地。這個盆地周圍的地形是:南方開闊低窪、北方坡高土厚、東方每日有太陽昇起、西方有河水不斷注入;而這條河流正好呈“S”狀穿過盆地的中央,彙集到盆地東南方的湖泊中。這個盆地的一年四季中,風多半從西南方向吹過來。而夏天、晚春與初秋季節常見的雷陣雨天氣又多生起於該盆地的東北方向。在這個盆地的西部和西北部,則分佈着高低起伏的崇山峻嶺。上述呈“S”形流經盆地的那條河流,其發源地便是該盆地的西部山區。

伏羲氏對當時八種自然現象的感悟與認識可以歸納爲:

一、    天有三重,即晴天、陰天、下雨天或下雪天。這三重天中,以晴天爲最高;陰天次之;下雨天或下雪天由於雲層很低,天離地面最近。一年四季中,這三重天時晴,時陰,時颳風.且經常下雨或下雪,這給古代人打獵、覓食和早期的農耕造成許多的不方便。然而,天雖變化無窮,但剛健率直,且光明磊落,伏羲氏將其稱之爲“乾”。

二、    地也有三重,即表層的植被,其下是土壤,再往下便是堅硬的岩石層。地的表面,由於長期受雨水和河流的沖刷,因而佈滿了溝坎,且高低不平。然而,地不僅寬宏大量,厚德載物;還將一切動植物遺體收入懷抱。伏羲氏將其稱之爲“坤”。

天地之間看似遙遠,但沒有分界,且互不分離。從天地間所發生與存在的萬事萬物,伏羲氏又注意到下述自然現象:

三、    水中無土,若貿然下水,會被淹沒,會有生命危險。伏羲氏將其稱之爲“坎”。

四、    火最無情,燒到哪裏,哪裏便化爲一片灰燼。伏羲氏將其稱之爲“離”。

五、    一年四季的風,有大有小。其所到之處無孔不入,而且刮到身上的感覺也不一樣,伏羲氏將其稱之爲“巽”。

六、    夏天、晚春與初秋季節的雷陣雨天氣,直接打到地面的巨雷能使地動山搖,伏羲氏將其稱之爲“震”。

七、    分佈在盆地西部與西北部的山脈挺拔而穩固,長年累月都看不出有移動的跡象。伏羲氏將其稱之爲“艮”。

八、    緊挨盆地東南方的湖泊水面寬闊,且湖畔一片翠綠。環遊湖邊時,往往使人感到心曠神怡,伏羲氏將其稱之爲“兌”。

從這八種自然與地理現象,以及日出日落的晝夜變化,伏羲氏認爲,宇宙萬物無不包含陰陽兩個方面。而陰陽互爲依存,不能分割。至於陰陽合二爲一的體積大小,全憑每個人的意念去體會。人們可以把它想象成無邊無際的無窮大;也可以把它想象爲無外無內的無限小。

正是對上述八種自然地理現象的感悟和認知,以及對陰陽概念的原始概括,伏羲氏畫出了最初的“太極八卦圖”。在伏羲氏看來,世間萬物萬象皆源於陰陽,皆包含陰陽,皆藏於陰陽。從此便有了太極生兩翼(陰-陽),兩翼生四象(老陰-少陽-老陽-少陰),四象生八卦(乾-坤-離-坎-兌-艮-巽-震)的“陰陽學”基本原理(圖一)。

基於畫卦的盆地四周的地理環境,伏羲氏又得到啓發:原來,人們生活的空間是有方位的,於是,他根據八卦圖卦象分佈的八個方位,將太陽昇起的地方稱之爲東,將水注入盆地的地方稱之爲西,將開闊低窪的一側稱之爲南、將坡高土厚的一側稱之爲北,將常有風颳進來的地方稱之爲西南,將經常打雷且有雷陣雨生成的地方稱之爲東北,將湖泊所在的方位稱之爲東南,將高山峻嶺的一側稱之爲西北。自從伏羲氏將人們生活的空間確定爲“天(乾)南-地(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艮西北-震東北-巽西南”這八個方位後,遠古人類外出狩獵或覓食就不會迷失方向,就能按原路返回。

與方位確定的同時,伏羲氏發現,天道運行與晝夜變化也有規律可循。於是,他按照四象將晝夜劃分爲四個時段:即黎明至太陽初升這一少陽時段爲早上,日至中天這一老陽時段爲中午,太陽西斜至夜幕黑暗降臨這一少陰時段爲黃昏,黑夜老陰時段爲午夜。

一年四季則按少陽劃爲春天,老陽劃爲夏天,少陰劃爲秋天,老陰劃爲冬天。

伏羲氏後大約三千多年,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尤其是隨着文字的發明與演進,到了周文王時代,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先民們對宇宙萬物及自然地理現象有了更爲全面的認識與瞭解。於是,對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圖充入了大量的信息。周文王根據伏羲氏後人類對當時宇宙萬物及自然地理現象的新認識,將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圖演繹成了六十四卦象。其內容不僅涉及自然地理,同時延伸至社會與人文。這便是《易經》的初成版本。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管是伏羲氏的先天八卦,還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其核心都是中間的“太極圖”。只要能讀懂並深諳太極圖的真正含意,也就能讀懂《易經》的奧妙。

太極圖的基本含意是:宇宙萬物全由陰陽組成,且陰中有陽(比如晴空萬里的黑夜,天上也有星星在閃亮發光),陽中有陰(比如晴空萬里的白晝,也有局部地區烏雲密佈,風雨交加)。陰陽兩相互存,不能分割。而兩相又交替變換;陽極陰至,陰極陽生,如此往復,永無止境。據此,我們可以說,宇宙萬物(包括宇宙本身)的起源,都包含在這個太極圖中。

而宇宙萬物(包括人的行爲)與所有自然現象的變化,都不能到達“陰陽”的兩個極點。因爲,一旦到達極點,它們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因此,由這個太極圖,人們可以將自己的想象力發揮到無窮。同時對自己的言行也要有所規範與壓縮,要設立一條適中的底線,不能太軟弱,也不能太過急,凡事推己及人,像大地一樣充滿包容。

伏羲氏的太極八卦圖,對後來華夏大地人類文字的發明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水”、“火”、“雨”、“山” 等原始象形文字,都是從太極八卦圖中萃取出來的。有些文字,則是根據陰陽組合而成,比如“始”,最初的意思是指人類生命的來源起自於女子的懷胎。

“好”這個字,更是陰陽組合的絕配。在伏羲氏那個年代,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類,還以部落羣居爲主,沒有固定的家庭。凡男女和睦相處,配合默契的部落,就興旺富足。凡男女相爭,互不謙讓的部落,就衰敗貧窮。

後來,有了家庭,“好”這個字更意寓着“家和萬事興”的深刻含義。凡是夫妻和睦相處的家庭,一定母慈子孝,父祥女敬。這樣的家庭,心齊風正,一定興旺發達。與此相反,凡夫妻反目,兒女忤逆的家庭,一定衰敗頹廢。

由此聯想到當今中國社會的高離婚率,那些把婚姻當兒戲的“玩性人”,無論男女,他們不僅對家庭沒有擔當,對子女和社會也沒有任何責任感。還美其名曰“性愛自由,享受人生”。這實在有點恬不知恥。

除了華夏文字,由伏羲氏的太極八卦圖,又派生出了早期的中醫學。著名的《黃帝內經》,集中國古代醫學的精華與成就爲一體,一直沿用至今;在許多方面爲西醫所不及。

從現代人的感悟與認知角度去揣磨太極圖,還可以衍生出很多意念,比如:樂極生悲,丕極泰來,禍福無常,吉凶難料、逢凶化吉,奢極變窮,窮則思變,黑暗過去是光明,烏雲遮不住太陽,苦盡甘來等等。

據此可知,伏羲氏創建太極八卦圖,本意是爲遠古時代的人民出行與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和服務。就這麼一張好好的太極八卦圖,卻被後世的麻衣相士們用歪了。他們將“太極八卦圖”無限地神祕化,最後將其妖魔化爲替人占卜的一種工具。麻衣相士們利用古人的無知與愚昧,用太極八卦圖詐騙錢財,並以此爲生。到後來,這批人聚集在一起,專行騙人的勾當,這便是“道教”的由來。

大家一定遊覽過不少道觀,它們的正廳裏一定都掛着“太極八卦圖”。而道家的基本理念,就是太極八卦圖所隱含的陰陽學原理。

過去,人們總認爲“佛道同源”,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佛教起源於印度教,道教則起源於華夏古人領袖伏羲氏創建的太極八卦圖,遠早於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更早於印度教。

由太極八卦圖,道學家們隨後又演繹出了“風水玄學”。所謂風水,亦即是根據伏羲氏太極八卦圖所含指的八個地理方位來設置新建築物的位置,安排室內裝飾和藝術品的定位。大家經常看到,一些道學家和所謂的“風水師”手裏老拿着一個羅盤(指南針),走到哪裏都煞有介事地指指點點,把僱主們搞得一頭雲霧。這其實是在故弄玄虛。

在古代,除了道觀和宮殿可以座北正南向分佈,門也可開在正南方,因爲住在裏面的主人都自稱自己是天師或天子。而普通民宅是不允許朝正南方向的,其門窗要麼朝向東南,要麼朝向西南。

無論道觀、廟宇、宮殿或民宅,從東西兩堵牆上開門的少之又少。因爲,東主火,門開在東邊牆上容易引發火災。西主水,一旦西牆有隙,容易導致水淹,且水能沖走財物。

而室內的佈置,也都按八卦圖的方位來設計。比如竈臺(做飯的鍋竈)大都建在東屋,且緊挨東牆;壁爐也都建在東牆裏。水缸緊挨着竈臺的西側。茅廁都設在坤北(最靠北)的房間。凡有村落的地方,其水井都建在住宅區的西邊。

宮殿、道觀、廟宇以及一些大戶人家的大廳裏,傢俱的安放以及藝術品的掛位也都按八卦圖的方位來決定。比如山水畫大多掛在西牆和北牆;象徵着陽性的太陽和花卉富貴圖則大多掛在東牆和南牆。而在壁爐的上方,嚴禁掛山水圖。

除了公共場所和辦公室,虎圖絕不掛在客廳裏。凡有人屬鼠、屬雞、屬兔的家庭裏,不僅不能掛虎圖,甚至連貓都不能養。

如此等等,這便是自古以來“道學家”和麻衣相士以及風水師們屢玩不衰的騙人伎倆。

對於現代人來說,只要略懂一點地質和地理學常識,就能明白風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個懂得現代地質地理學常識的建築師,絕不會在高山陡坡下造房子,因爲,他的設計必須考慮地震、山體滑坡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防止。

而一個懂得現代地質地理學常識的軍事家,他也絕不會在大河的淺灘和低窪處安營紮寨。因爲,他必須預防洪水來襲,以保證將士們的生命安全。

至於《易經》裏所謂的“吉凶”,指的是順利與坎坷、簡單與複雜、易成與困難、富貴與貧窮、成功與失敗、舒暢與難受、幸福與痛苦、快樂與憂愁、興奮與煩惱,善良與殘忍、正義與邪惡、正直與刁佔、剛正不阿與趨炎附勢、吉祥平安與艱難險阻等等一系列人們日常所行所見之“好”與“壞”的對立面。大家只要提前作好心理準備,趨利避邪,就能逢凶化吉。即便陷入挫折與失敗的困境,也能通過努力奮鬥轉危爲安,經受住磨難的考驗。

因此,大家只要能讀懂伏羲氏的太極八卦圖,便能從《易經》這部中華古典中吸取無窮的智慧和正能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