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來事物的風行,都有跡可循

我們似乎到了一個各種新事物如雨後春筍般爆發的時代,動不動就出現一個新奇的產品,吸引着人們爭相口口相傳,我們不明白一件事怎麼突然就在大衆中引起了流行。

看到這些現象,你是否會在心裏問,爲什麼會流行,是偶然事件還是必發事件,有規律可行嗎?如果想引發一場流行,該如何做?

美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引爆點》這本書中詳細地爲我們解答了以上疑問。

《引爆點》這本書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各種流行現象發生的原因、事物流行必須具有的特點、應該滿足的條件以及引爆流行的機緣。

要滿足哪幾個特徵,才能稱之爲流行呢?

首先,蔓延性,又可以稱之爲感染性。

例如,別人打哈欠,你看到了,也會跟着也打了個。可能讀到這裏的,你都已經開始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哈欠。潮流的蔓延性與此類似。

其次,微小的變化引起具大的影響。

像蝴蝶效應一樣, 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翅膀,兩週後會引起地球上某個地方的龍捲風。流行潮也具有這種特徵,小事件引發大流行。

最後,變化是突發式的,而非漸進緩慢式的。

大部分事物,存在着某個特殊的點,在這個點,潮流突然全面爆發,即爲“引爆點”。

這個點就好像我們物理化學上的某個臨界值一樣。在某個條件下,物質從一種狀態變成了另一種。在書中,指的是引爆點,它點燃事物發生了根本性的質的改變。

而要引爆流行,想要找到這個點,必須遵從流行三條基本法則,即:個別人物法則,附着力法則,環境威力法則。

個別人物法則,是因爲某個人而引發的流行,這個很好舉例,像各種明星代言產品,很可能引起大衆的購買熱,從而引發流行潮。

這個別人物,在《引爆點》中,我們將之稱爲聯繫員、內行和推銷員。

聯繫人,交遊廣闊,頭腦活絡,認識很多人,他可以聯繫到很多你自己無法認識的人。“六度分隔理論”就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現象。

內行,瞭解很多產品或事物的信息,他喜歡向人介紹分享,具備把信息散播出去的能力。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少萬事通一類的人物,他們知道市場上某產品的最新動向,而有些女孩子,她們知道每年最新流行款衣服是什麼,不遺餘力地嘗試,並介紹給自己的閨蜜。因爲他們瞭解的太多,你買東西時也會找他們拿主意,或者因爲他們的介紹,促使你對某樣東西也產生了興趣,這些人也帶來了流行潮。

推銷員,即將產品推銷出去的人羣。

某件產品走上市場,要滿足這幾個過程,首先一些敢爲人先的革新者設計出新事物。然後,角色扮演相當於內行、推銷員的人進行擴散,他們瞭解人們的心理,知道哪些點應該加強,如何對產品揚長避短,他們會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突出一些功能與細節,也就是對效果進行渲染,使信息讓大衆所接受。

事物能夠流行,這些擴散與轉變力量必不可少。

附着力法則,指的是一件事物它最明顯的特徵。

也可以說是產品的定位,這種定位讓特定的人羣就它產生粘性,比方說,洗髮水廣告,主打去屑的,或者生髮的。那有這兩種頭皮特徵困擾的人羣就很容易對相對應的洗髮水產生忠誠度。

附着力因素隱藏在一些微小的細節中,我們要善於換位思考,我對什麼樣的信息過目難忘,對哪些是無動於衷,去找到這種附着力運用起來。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給學生分發不同的小冊子,講述破傷風的危害。這些小冊子有幾個版本,有人拿到的是,裏面附有病症引起的各種嚇人圖片的高恐懼版本,有人是低恐懼版本。發放小冊子前,老師告訴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去校醫處免費治療。結果,只有3%的人去注射疫苗。

後來對小冊子進行了改動,畫上了去校醫處的路線圖,結果,注射疫苗的人數增加到了28%。

增加上的路線圖和注射時間就是一種附着力,讓人感覺到此信息是與自身相關的,一旦某種事與自身產生關聯,就很容易被接受。

任何說服,想要對人產生影響,就在於其透露出來的內在附着力量,有時候這種附着力違反直覺,卻在意料之外產生了作用。

最後是環境威力法則。就是人們做什麼,我也做什麼,這從心理學上來說,就是一種從衆心理。同時,人的行事風格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本性,有時取決於他所處的環境,人們對環境有一定的感知力,並會改變自己適應環境。

有個著名的“破窗理論”,將一輛車去除車牌和天窗,感覺這是一輛丟棄的車輛,結果很快,車上零件被卸的七零八落。而另一輛好車,沒有一個人下手。

所以,在一種無序混亂的狀態下,就很容易引發惡行。因爲雜亂的環境讓人想到這兒無警察維持秩序,作惡變得很容易而不會受到懲罰,所以行壞事變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行爲。

人們對自己身處的環境保持着某種警覺。我們會接受到環境的細微暗示,就像你沒法在整潔的會議室隨口吐痰,而在雜亂的街道,卻似乎並不困難。

引爆點不僅適用於商業上的流行,也適用於於生活中的負面現象,比方說,大規模的青少年吸菸事件,或輕生事件,也可以找到一個引爆點,找到這個點,才能進行有效地遏制。

六十年代,在南太平洋某個島上,青年R選擇了自殺,原因是他同時與兩位女子交往,陷入迷茫,無法取捨,只好自殺謝罪。

沒幾天,一位男青年也選擇了自殺,隨後的12年間,島上發生了25起自殺事件。這些青年人自殺的原因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青年R的人格魅力和營造出來的氛圍引發了自殺流行潮,促使人們相信,輕生是一種被認可的行爲。直到他離去10餘年後,自殺潮才被遏制住。

像幾年前某家企業的員工,連續十幾起跳樓事件的發生。讓人們震驚惋惜又不寒而慄。

青少年有叛逆、模仿與嘗試的慾望,這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對世界伸出觸角,進行了解的一種方式。可惜的是,某些嘗試根本是不可以進行模仿,是毀滅行爲。

對於生活中的負面的流行事件,我們只有找到其內在引爆點,進行疏通,才能根治這些悲傷的事情。

總之,《引爆點》告訴我們,要學會觀察瞭解事物背後複雜的邏輯性與關聯性,認爲變化是可能的,找準某個點,輕輕一觸,這個世界必然能夠動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