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一)——移風易俗 倡導婚戀文明

當前,農村婚戀習俗正處於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城市與鄉村交互影響的階段。要引導農村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打破陳規陋習,弘揚時代新風——節儉辦喜事鄉親減負擔

  禮金不超過200元、正餐宴請人數不超過200人、每桌菸酒消費不超過200元……春節期間,在外務工的朱兆將和唐麗萍回到老家嶽西縣河圖鎮明堂村,舉辦了一場簡樸而熱鬧的婚禮。

  “以前我們這邊辦喜事,都講究排場。在外打工掙錢回家,使勁兒攀比,煙、酒、菜都要最好的,要不然別人會看不起。”明堂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朱繼生說,按照當地“老規矩”,婚前要舉行定親儀式,加上彩禮、回門等,至少得花10萬元。爲了減少宴席大操大辦,村裏成立紅白理事會,把辦事流程、標準納入村規民約,“現在定了規矩:喜事一桌菜不超過300元,白事不超過200元。 ”

  婚宴當天,每桌飯菜都控制在300元以內。雖然儉辦,婚禮現場依舊浪漫感人,一對新人在衆人的祝福下完成了婚禮。

  喜事儉辦,減輕負擔。在我省不少地方,簡辦婚喪事宜成爲新風尚。在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村民李志飛今年正月初三嫁女兒,在辦喜事前簽了村裏紅白理事會送來的“紅白事簡辦承諾書”:每桌用煙不超過兩包,每包不超過20元;每桌用酒不超過兩瓶,每瓶不超過50元;每桌飯菜不超過12個盤、4個盆,總價不超過400元;原來準備的20多桌,後來也壓縮到了12桌。

  在長豐縣陶樓鎮陶西社區,成立了由村幹部以及退休老教師、鄉賢代表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向全體村民發出倡議:今後有紅白喜事的一律只收隨禮100元,村“兩委”幹部、全體黨員帶頭做起,遇到禮金多給的,主動退還。“這樣一來,人情債比過去減少了一大半,負擔減輕不少。 ”陶西社區老黨員陶友勤表示,在當地,全體黨員幹部以實際行動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不僅如此,我省各地還根據地方特點大力推動移風易俗,不斷完善對黨員幹部操辦婚禮喜事的督查機制;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嚴肅執紀問責,嚴厲查處違反規定收受高額結婚禮金、大操大辦婚禮的黨員幹部。

打破老規矩 任重而道遠

  “當前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中,還存在部門聯動機制不健全、宣傳效果不顯著、紅白理事會功能發揮不充分、婚戀服務機制建設緩慢等問題。 ”團省委發佈的《安徽農村青年婚戀文明調研報告》顯示,儘管近年來全省各地積極探索鄉村移風易俗工作的有效路徑,對遏制農村婚戀不良風氣、培育青年健康的婚戀觀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快速上漲的婚戀消費加重農村家庭經濟負擔。 ”《調研報告》指出,在城市消費文化的示範作用下,農村的婚戀消費盲目跟風,出現了超過支付能力的婚戀消費,給婚姻和家庭埋下了隱患。一方面,傳統的婚戀消費在保持原有意義的基礎上不斷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比如傳統婚禮的迎親花轎被車隊取代等;另一方面,在城市婚禮儀式的影響下,新的結婚消費項目不斷增加;此外,在一些地區對車和房的要求也日益嚴格,有房有車逐漸成爲結婚必備的前提條件。

  團省委對我省宿州埇橋區、渦陽縣、阜南縣、歙縣、嶽西縣等5個縣區調研發現,近5年來,農村青年的結婚消費支出總額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結婚費用每年都在上漲。同5年前相比,農村青年結婚消費增幅普遍在50%以上,部分地區5年時間裏結婚費用翻了3倍。

  “高額的婚戀消費爲農村青年婚姻不穩定埋下了隱患,也容易導致一些農村家庭選擇極端方式解決問題。 ”團省委青少年發展和權益維護部負責人介紹,調研發現,一些青年因爲無法支付高額的彩禮而選擇極端途徑解決問題,喜事變成了悲劇;也有一些家庭因爲孩子結婚而債臺高築,極少數人爲了償還債務陷入傳銷、賭博等活動中,甚至參與偷竊、搶劫,走上犯罪的道路。

  “移風易俗表面上改變的是行爲習慣,實質上改變的是價值觀念,其難度和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團省委青少年發展和權益維護部負責人認爲,部分地區青年婚戀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天價彩禮的現象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就全省範圍來看,移風易俗的壓倒性趨勢還沒有形成,一些地方婚戀消費不降反升,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待於系統深入地開展下去。

樹立新觀念 婚姻更幸福

  “當前,農村婚戀習俗正處在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城市與鄉村交互影響的階段,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團省委《調研報告》指出,移風易俗、樹立婚戀文明觀念,不僅是要解決農村青年婚戀風俗變遷中出現的問題,革除大操大辦、天價彩禮等不良風俗,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既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又反映當代現實需求的青年婚戀文明內容。

  《調研報告》建議,在充分了解農村婚戀風俗變遷情況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細緻謀劃,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加強組織領導、探索制度抓手、強化部門配合、創新宣傳模式、重視社會組織、搭建服務平臺等方式,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的潛力,推進新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的鄉風民風,積極引導農村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的婚戀觀念。

  “戀愛和婚姻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歷程,青年的婚戀選擇不僅影響着個人的幸福,也影響着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在年初舉行的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汪海提出了 “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婚戀觀”的建議。在汪海看來,婚戀文明作爲社會文明的一個基礎性、源頭性的組成部分,既對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和進步速率產生重要作用,又受到傳統習俗和當下社會關係的深刻影響。汪海建議,發揮羣團組織婚戀服務的功能,搭建農村青年婚戀教育平臺、婚戀交友平臺、婚姻服務平臺,引導農村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姻觀,強調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共擔責任,培育家庭文明,積極調解農村青年婚姻矛盾,提升青年婚姻生活質量。

  “推進移風易俗難在革新,重在堅持。關鍵是要尋求社會共識,找到最大公約數,讓大家都認同新觀念並形成行爲規矩,從而讓新觀念、好風氣傳承下去。”省精神文明建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團省委的《調研報告》也指出,農村青年移風易俗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探索政策抓手、明確部門權責、創新宣傳模式、加強行業規範、搭建服務平臺,選準撬動的突破口和着力點,發揮良性引導和理性“推手”作用,使文明的婚戀風氣在農村落地生根,讓婚姻和戀愛迴歸美好的甜蜜的本質。

·延伸閱讀·

提升青年婚姻家庭服務水平

  戀愛成家是青年的人生大事,做好青年婚戀工作,不僅直接影響青年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去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將青年婚戀列爲青年工作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要求加強對青年婚戀觀的教育和引導,進一步提升青年婚姻家庭服務水平,使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

  爲推動《規劃》有效實施,健全青年婚戀的社會支持體系,去年9月,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青年婚戀工作要堅持突出價值引領、強化公益導向、堅持青年爲本、務求工作實效的基本原則,並明確了7個方面的工作內容:

  ——弘揚文明婚戀風尚,將倡樹婚戀文明新風融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體系,倡導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婚戀輿論導向。

  ——加強婚戀諮詢與指導,對青年戀愛交友過程、婚姻家庭生活提供心理和行爲指導,在幫助青年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加強青年價值引導、促進青年健康發展。

  ——普及性健康和優生優育知識,開展青年性健康、婚前保健和生育知識的教育宣傳活動,促進青年生殖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

  ——培育公益性婚戀服務項目,服務青年交友、相親、婚介、婚慶的多元多樣需求,動員和支持基層團組織培育有形有效的服務項目。

  ——拓展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加強民政部門、團組織、市場機構、社會組織的陣地和平臺資源的整合,打造便於青年參與、服務實效顯著、有較高誠信度的線上和線下婚戀公益服務平臺。

  ——促進婚戀市場規範發展,建立健全婚戀交友信息平臺、婚介婚慶服務機構的行業標準體系和監測評估體系,加強對個人用戶信息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

  ——配合執法部門,促進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