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裏說的一個小人物,叫孫禮,涿郡人。如果說《三國志》想要通過晉朝有關部門的審批,不得不貶低蜀漢政權的軍政人物,那麼看看關於魏國的記錄,也是如此,孫禮的篇幅絲毫不亞於上將張遼,徐晃等人。

  三國職場的最大變數當屬“分”與“合”,職場上的人隨着分與合的變化也要考慮自己的去與留。孫權之所以堅決要抗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魯肅在洗手間給他描繪了將來與老曹合夥後,他孫權的職場慘狀。

  除了分與合,還有一個重要的職場變異形態,那就是“篡”。從漢到魏,從魏到晉,不只是換老闆,而且是換了老闆層的血統,這裏影響到一大批職場員工的去與留,甚至生與死。隨波逐流的是大部分,大奸大忠的是小部分,記歷史的人本着簡要的原則,隨波逐流的就不記載了,大奸大忠的就寫下來留作借鑑。然而,從平民的歷史角度來看,大忠臣和大叛徒都是非常人,非比尋常,就是歷史的異類,他們不能反應歷史的常態,隨波逐流的那部分纔是歷史的真相。這些真相有沒有記載呢?

小人物孫禮的幸運:三國職場中的正確選擇

  有,三國職場上有這麼一個記載,一個在魏與晉之間自然轉移的小人物,他,要比那些大忠大奸真實,歷史,畢竟是由非大奸大忠這一類人構成的。

  影視劇裏的孫禮,一個地位顯赫的小人物。這是一個三國舞臺上的小人物,說他是小人物,不是說他做人濫,也不是說他職務低,而是說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不咋的。鑑定是不是歷史大人物,不是光看官職的,雖然是平民百姓,做得驚天動地,也是大人物,例如專諸,不過一介小市民,能刺殺一國之君,以後他就成刺客的代言人了。雖然官職高,可是在史上沒其什麼作用,那也只能是小人物,君不見幾千年來高官大僚一大堆,在當時混得人五人六,炙手可熱,可一過了那個時代,無非也是荒冢一堆草沒了。

  這裏說的一個小人物,叫孫禮,涿郡人。首先,他官職不低,當過魏國大將軍曹爽的祕書,還做過好幾個地方的太守。他爲人不濫,人品也不爛。有一年,當孫禮還是老百姓的時候,涿州大亂,孫禮在兵荒馬亂中把老孃丟了,幸虧同鄉馬臺幫他將老孃找回來了,孫禮爲了表示自己的感激,把家產全部變賣,送給馬臺。這說明孫禮是個孝子,而且講信用。漢晉時期講究以孝治天下,按照這個標準,孫禮是個好公民。後來,馬臺犯法,而且犯的是死罪,正好碰在孫禮手裏。孫禮二話不說,居然把人放了,然後自己去自首。不錯,孫禮這哥們講義氣。

小人物孫禮的幸運:三國職場中的正確選擇

  孝、信和義都有了,忠呢?孫禮還是蠻有正義感的,尤其敢於爲民請命。在他擔任尚書期間,魏明帝曹睿喜歡搞樓堂館所的建設,弄到了勞民傷財的地步。孫禮打了好些報告,要老闆收手,這證明了他的忠。除了以上的先進事蹟,孫禮還立過戰功,一次是提過一個正確的建議,沒有被採納;一次是在吳國軍隊的強攻面前,頂了一天。

  好了,孫禮同志的先進事蹟已經全部總結完畢,憑這些,他算一個大人物嗎?有大把先進事蹟,並不等於你在歷史舞臺上的份量很重,歷史不是給先進工作者立傳的。然而,孫禮在《三國志》上卻有着不薄的一頁,粗略地計算字數,和關羽的傳記差不多長,比張飛黃忠馬超的要長得多;如果說《三國志》想要通過晉朝有關部門的審批,不得不貶低蜀漢政權的軍政人物,那麼看看關於魏國的記錄,也是如此,孫禮的篇幅絲毫不亞於上將張遼,徐晃等人。

  在孫禮一大堆先進事蹟的夾縫中,我找到了兩條線索,一條比較簡略隱晦,一條則比較明顯。

  我們看第一條。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哪日,魏明帝曹睿去大石山打獵。這次經歷比較刺激,居然hight到了猛虎衝擊皇帝專車的地步,按理來說皇帝身邊侍衛少不了。孫禮並沒有放棄這次表演的好機會,拿着劍朝着老虎直接衝上去,領導也看到了他很積極主動的表現,於是下詔書要孫幹部回到馬上去待着。

  如果這樣的表態只有一次,那我們可能有理由相信,在那次遇虎事件中,孫禮的反應是自然的,無預謀的。然而,這樣的記錄又有一次,這次很明顯。

小人物孫禮的幸運:三國職場中的正確選擇

  在司馬懿正在蠢蠢欲動的時候。孫禮似乎和司馬懿走得很近。孫幹部去冀州上任,和司馬懿進行了話別,司馬懿重點跟他提到了冀州地區清河、平原兩個縣爭地界的問題,問孫禮的意見,孫禮的態度是參考中央圖書館的相關地圖,司馬懿也贊同這一點。而當時的實權派人物,曹爽則主張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劃界工作,原來的地圖不可用。在這個基礎上,向司馬集團明確表態的時機到了,絕對支持司馬懿。

  司馬懿終於接納了孫禮的表態和忠心。孫禮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算不上大忠,他一直衡量和取捨自己該效忠的對象。他算不上大奸,他那點小算計不會傷及到其他人,損害面很少。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

  其實在職場中,不一定非要做高官,當個選好位置的的小人物反而更安全。俗話說高處不勝寒,官做得太大,總是會提心吊膽。而小人物的幸福指數明顯就高一些,因爲和自己搶官做得畢竟是少數,還是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