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峯在金臺沙龍現場(海外網楊皓銘 攝)

4月16日下午,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辦了以“中美關係再思考”爲主題的金臺沙龍活動,與會專家對新形勢下的中美關係做出了新思考、新判斷。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峯指出,自2017年底以來,中美關係日趨複雜化、尖銳化。他認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美實力對比的變化;二是與中美雙方對各自的認知有關,其中後者更爲突出、更爲根本一些。

倪峯解釋稱,從實力對比變化來說,中美實力越來越接近,矛盾也隨之增加,從歷史發展來看,這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中美實力對比變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中美雙方對各自的認知這一因素顯得更爲關鍵。

“美國戰略界長期對華存在戰略疑慮,近期有所聚焦、升級”,倪峯認爲,美對華戰略疑慮大致可分爲四個階段,集中在“潛力”“能力”“戰略意圖”“道路”四個方面。

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美對中國有可能挑戰其霸權地位的潛力表示疑慮。

2010年以後,美對華戰略疑慮轉爲中國的能力方面。當時有兩個數值引人注目,一個是,中國的GDP首次超過日本,達到世界第二位,並且仍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同時,中國的工業總產值也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這些都對美國造成了心理震撼。有了這種疑慮,隨之而來的是反應動作,美國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是一個體現。

2013年以後,美對華戰略疑慮又上升了一個新臺階,此時的美對華疑慮表現在對中國戰略意圖的疑慮,美方對中國的一些合理性舉動進行了一系列誤讀。倪峯舉了幾個例子,如,中國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美國把這解讀爲“中國想把美國力量從亞太趕出去”。又如,中國在南海吹填,美國把這解讀爲“中國想要妨礙美國的‘航行自由’”。2014年,針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美國又將其解讀爲是“西方三大地緣政治理論的大合成”。

2017年,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爲既想保持獨立自主又想實現發展的國家提供了經驗和範本。由此,美國對尼克松政府以來對華政策的邏輯產生懷疑,認爲中國和美國在走完全不一樣的路,對中國所走的道路產生了戰略疑慮。

“特朗普作爲商人總統,很重視利益”,倪峯表示,雖然中國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中美鉅額貿易逆差的存在也是事實,特朗普對此很不滿。這也與美國戰略界對華疑慮形成對接,並表現在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上。“可以說,中美近期產生高頻摩擦的經貿問題、臺海問題、南海問題等都是美國對華戰略疑慮的具體表現。”(海外網 姚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