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個化工產品價格輪番上漲,一批上市公司享受“漲價盛宴”)

化工品價格輪番上漲 一批上市公司享受漲價盛宴

8月29日,全球最大的滌綸長絲生產企業桐昆集團再次上調滌綸POY的價格,最新價格12360元/噸,較一週前上漲了650元/噸。

這只是近期多個化工產品輪番漲價的一個縮影,從TDI到甲醇,從滌綸長絲到粘膠短纖,漲價的風潮已蔓延到了多個化工產品的領域,一些相關上市公司因此享受着由行業高景氣度帶來的“漲價盛宴”。

TDI價格“蓄勢待發”

儘管9月份是TDI銷售旺季,但整個8月裏TDI的價格卻呈現出小幅微跌的反常走勢,這讓市場上此前一直看好TDI上漲的貿易商們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此前的7月份,TDI經歷了一波凌厲的漲勢,從階段底部16000元/噸左右一路漲至30000元/噸左右,用了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後就進入高位盤整,目前維持在31000元/噸的水平上。

在多數從業者看來,這一波始自去年的景氣週期還遠沒有看到結束的跡象,因此許多人對TDI的未來走勢抱有“謹慎樂觀”的心態。

TDI產品全稱甲苯二異氰酸脂,主要用於軟泡、塗料、彈性體和膠粘劑。TDI的生產投資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具有較高的資本和技術壁壘。

目前,國內共有6家TDI生產企業,合計產能84萬噸,其中滄州大化、福建石化、甘肅銀光、煙臺巨力分別爲15萬噸、10萬噸、10萬噸以及8萬噸,兩家外企科思創和巴斯夫在中國的產能分別爲25萬噸和16萬噸。

甲醇瘋狂炒作

進入8月以來,甲醇的持續漲價首先體現在期貨市場上的炒作,其主力合約1809從1850元/噸附近迅速拉昇至最高3295元/噸,進而帶動了二級市場上對相關概念股的一波炒作。

對於近期甲醇價格上漲的原因,國內甲醇生產商之一的新奧股份在互動平臺上曾公開表示,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國內甲醇庫存處於低位。未來隨着需求旺季的來臨,採暖季環保限產等多重因素將繼續利好甲醇價格上漲。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甲醇上漲的主要邏輯就是港口低庫存,且由於國內、國外兩條進貨路線均發生困難,導致短期低庫存現象難以改變。

絛綸供應依然緊張

今年以來,隨着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絛綸長絲的價格也一直在持續上漲中。

這甚至引發了下游經編廠家與上游絛綸長絲企業的尖銳對立,浙江桐鄉等地的經編商會一度對外發布停產倡議書,公開宣稱要以停產放假來共同抵制上游的“不合理”漲價。但這一“要挾”顯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在最近的半個多月裏,絛綸長絲的漲價幅度達到12.23%。

有機構研報指出,目前全國絛綸長絲企業的平均開工率爲83.2%,庫存壓力並不大,FDY與POY庫存分別爲4.5天和0天。目前滌絲廠家的開工率維持高位,部分POY工廠出現負庫存,整體而言,供應面呈緊張狀態,其市場價格也將繼續維持高位。

粘膠短纖價格回暖

與其他處在新一輪漲價週期的化工品不同,粘膠短纖的價格上漲更多的是一種“恢復性上漲”,由於下游行業逐漸進入生產旺季,粘膠短纖行業的景氣度也正處於逐漸回暖的態勢。

進入8月下旬以來,粘膠短纖市場呈持續回暖趨勢,主流產品的市場報價較月初均有500元/噸以上的漲幅,目前的主流報價在14500元/噸左右。而主力生產廠家的報價也不斷上調,其中作爲行業龍頭的三友化工出廠價已上調至15000元/噸,較去年三季度的出廠均價漲幅在9%左右。

從整個行業來看,粘膠短纖市場到年底將有75萬噸新增產能投產或復產,國產溶解漿市場下半年預計投產60萬噸,溶解漿和粘膠的應用比例是1.1:1,市場對進口溶解漿需求仍有提升。

從行業龍頭來看,三友化工今年新投產的功能性、差別化粘膠短纖維項目兩條生產線已完成投料試車,很快將會正式投產。屆時公司在粘膠短纖方面的產能將達到70萬噸/年,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龍頭的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