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什麼你天天刷牙,還爛牙不斷?#葉子口腔科普#

牙醫幾乎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不好好刷牙就要爛牙了!”牙醫希望通過刷牙能讓孩子們的牙齒保持健康,老實說——刷牙並不一定能達到這種效果。

科學家證實,牙齒健康既依賴於遺傳基因,又依賴於口腔衛生。衆所周知,有些人從不刷牙,喫大量糖果卻從不(或者很少)蛀牙,而另一羣人天天用牙線,卻爛牙不斷。

美國匹茲堡大學牙科醫學院顱面及牙科基因學中心主任瑪麗.L.馬拉瑞塔(Mary L. Marazita)說, 60%的長蛀牙風險可歸咎於遺傳因素(天生的)。雖然牙科基因學尚在萌芽期,但科學家已找出遺傳基因在齲齒形成過程中發揮作用的5個領域。

01

愛不愛喫甜食?

每個人都喜歡甜食對麼?

你可能認爲每個孩子在糖果櫃檯前都會走不動步,然而科學家發現,基因不同導致了不同的人對糖果的喜好有差異。在其它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愛喫糖果基因越強的人越容易長蛀牙。

因此,相同環境下生長的小朋友對待糖果的態度可能截然不同,有的小孩是“我不是很喜歡糖”,有的小孩是“又被麻麻抓到我喫糖啦”。

研究人員尚不能告訴我們如何找出不太喜歡糖果的小孩,但他們認爲,可能你周圍沒有,但並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02

牙齒釉質

基因決定了牙釉質的組織結構。

有些人的牙釉質就是比別人軟一些,這些牙釉質更易遭到細菌侵襲,形成蛀牙。

因此,基因在蛀牙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03

味覺能力

香菜是亞洲及拉丁美洲常見配菜,尤其做魚卷時簡直是上佳配料,而有些人則不以爲然,他們寧願舔肥皂也不願意喫香菜。

在最新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找到了“喜愛香菜基因”,從研究發現,有些人無法喜愛香菜味道是因爲他沒有了這個基因。

味覺能力是判斷人能品嚐多少種味道的能力,它通過舌頭和味覺來體現,不僅顯示你先天傾向於喜歡哪種味道(如香菜),還能體現你是否能感受到某種味道。

研究表明,味覺能力多樣性的人羣不容易長蛀牙。這是否是因爲味覺越多樣化,導致人對甜食的喜愛程度越低?尚不可知。科學家正在尋找它們之間的關係。

04

唾液

唾液中的鈣和鉀離子能使牙齒變得“強壯”,在預防蛀牙中發揮重要作用。但讓它們發揮作用,卻沒有像“喫對食物”那樣簡單。

這些元素只有形成適合的化合物才能被利用。科學家已找出導致唾液在防齲性中表現不同的基因。

05

微生物

微生物生態學是研究人體內不同菌羣的學科。

在口腔中,不同菌羣分佈在你的舌頭、牙齒表面和牙齦線下方,它們構成了我們所說的微生物環境。

我們的身體免疫系統對這些菌羣的不同反應也導致長蛀牙風險因人而異。

06

剩餘的40%長蛀牙風險是由什麼導致的呢?

“一口爛牙有60%歸咎於我們的基因(天生的),那麼剩下40%是什麼呢?”

“碳酸飲料和氟。”

好吧,可能有點誇張,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牙科學院主席羅伯特.J.威亞特(Robert J. Weyant)認爲,剩下40%因素是環境因素:口腔衛生習慣、飲食、吸菸習慣、牙科保健、文化甚至社會經濟因素。

威亞特認爲,迄今爲止,在科學家已找出的環境致齲因素中,最強的是含糖飲料。任何含糖食物都是傷牙的,含糖飲料更是可以把糖分分佈到口腔的各個角落,以滋養致齲菌,導致爛牙。和糖相比,茶和咖啡不是對手,酒精更不在列表中。

威亞特說:環境因素中,對保護牙齒最得力的是氟。氟的防齲作用已在牙醫以及公共健康專家中得到公認。你可以在自來水、牙膏中獲取它,也可以讓牙醫給你做塗氟治療。

圖片 | 網絡

譯者 | 牙醫張雯(專業牙科醫生)

編審&排版 | 牙醫麻麻Debbie(口腔醫學碩士)

猜你喜歡:

氟能給孩子的牙齒帶來什麼幫助?

氟化物—天然的防齲物

塗氟有必要嗎?塗氟預防齲齒的原理是?

氟的那些事—科學用氟和安全防齲

和小葉子聊聊:

你容易長蛀牙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