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威海海滨隔海相望刘公岛,海岛并不是很大,登上海岛才发现这里植物茂密,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达85%。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由来已久的民间传说故事,为这座岛屿带来了神秘的色彩。

相传东汉末年,汉灵帝在位时,立刘辩为太子,灵帝死后,刘辩继位,史称少帝。但当时董卓把持朝政,他与刘辩不和,很快即被废黜,改立刘协为帝。公元220年,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建立魏国后,一路剿杀刘姓皇族,曾经被尊为少帝刘辩的儿子刘民与母亲为了逃避追杀,便千里迢迢来到了偏远荒僻的威海一个叫石落村的地方,成为这里的早期居民。

刘民的母亲在追逃的路上积劳成疾,久治不愈而亡。有一年,刘民在出海打鱼时,救了一位名叫嵘燕的落水女孩,两人相依为命,辗转来到了威海对面的一座小岛,在岛上垦荒种地。

刘公岛海圣殿的壁画为人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公元238年,有一条商船,在海上遭遇风浪,船失去了控制,象一片树叶在海面上漂浮。几天几夜过去了,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没有了,艄公们绝望地听天由命……突然,不知是谁惊叫一声:"看,前面有火光!"果然在黑暗的前方有一点微小的火光闪烁,人们拼力划去,原来是个海岛。船靠岸了,艄公们寻着窗前的火光走去。门开了,一位老翁出现在门口。众人诉说了他们的遭遇,要求老翁能施舍一些茶饭,老翁爽快地答应,并呼一位老媪出来与众人相见。老翁一面安排众人歇息,一面吩咐老媪生火做饭。只见老媪从里屋挖出一碗米,洗好后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饭熟了,老翁招呼大家吃饭。大家随吃随盛,饱餐一顿,锅里的饭却不见减少。众人心里暗暗称奇,但也不便询问。饭后,艄公们感激不尽,向前拜谢道:“救命之恩,永志不忘。不知此为何地,老丈贵姓?”老翁笑答道:"此为刘家岛,老朽姓刘。"说罢,又取出一袋食物相赠,并送他们回船休息。第二天,艄公们上岛取水,寻遍全岛,却不见昨夜的那栋房屋,也不见老翁老媪的身影。但见岛上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众人这才醒悟,这是遇到神仙了。日后人们就将这个岛子称为“刘公岛”。

刘公岛虽说不大,但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也就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这里曾经是中日甲午海战的主战场,这些史实就足以说明岛屿在中国版图上的重要性。

西摩尔街位于岛子的西南部,是英租威海卫时期一条主要商业街,漫步在这条街上,人们又会了解刘公岛所曾有的一段历史。1898年7月10日,清政府与英政府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约》,这是一个25年的丧权辱国条约。英国人在1898年从日军手里接管了威海卫,对威海卫开始了长达32年的殖民统治。直至1930年被迫向中国交回了威海卫,却又继续强租刘公岛十年,这期间他们将刘公岛作为英国军官疗养的地方,西摩尔街就成为当时岛上最繁华的街道。

共济会会馆旧址是岛上的文物建筑,于1910年6月6日开业,为英租刘公岛期间主要的社交场所。在岛上,人们很容易看到那段历史时期的遗留物。

解放以后,刘公岛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地,一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这里才对民众开放。尽管如此,从威海上空盘旋的战斗机到岛上矗立的的军事要地的牌子,我们不难看出这里仍是重要的军事之地。

而今的刘公岛,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空气清新、环境整洁,这里不仅是海上的森林公园,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抹香鲸的安居地,珍稀动物园。我们在鲸馆认识了这个海上庞然大物。珍稀动物园里居然居住着国宝大熊猫以及麋鹿等。

在岛上游走了多半天,参观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博物馆、陈列馆,聆听了美好的传说故事,登高眺望岛上的自然风光。在旅游商业街品尝了刘公刘母饼,闲暇之余还上网转转,岛上无线网全覆盖,让游人保持着与外界畅通的联系。

乘坐游轮返回威海市区,望着渐行渐远的海岛,望着海岛那高高矗立的北洋海军忠魂碑,望着码头上醒目的刘公岛字样,在心底里默默地与这座海上仙山告别!

温馨提示:

刘公岛景区门票:138元/人,含往返船票、景点门票(60周岁以上老年人船票31元/人,免景区门票;

定远舰景区门票:75元/人

海上环岛游:60元/人

索道:单程30元/人次,往返60元/人次;

游览车:20元/人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