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回之,字无极。1977年生于上海。自幼从其父——中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学习书画篆刻。1997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1999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为书法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0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考古研究生院考古系。又投于陈佩秋大师门下,学习绘画和书画鉴定。现为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西泠印社社员,推广传统文化策展人。策划《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具特展》《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七十年书画印展》《紫电安邦---历代武备文物特展》《朽兮不朽---三百芙蓉斋文房特展》《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特展》《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等。著有《文玩赏读》《砚印赏读》《珠联璧合之美——中国古代漆器与珐琅器精品选》《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具》《紫电安邦---中国历代武备文物》《朽兮不朽---三百芙蓉斋文房》《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特集》《兰室长物---历代文房艺术》等。

2018年1月7日,“文心在兹——古今砚文化特展”在韩天衡美术馆临2展厅隆重启幕,引起了国内外文房爱好者的关注,韩天衡老师收藏的砚台名满天下,乐艺会在此获韩馆授权,再次发布本次特展的若干砚台展品,给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个先睹为快的机会。本次展览将延期到10月7日落幕。

文心在兹

韩回之

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中最具代表性的、流传最广泛的、保存状态最好的、完整成系列的载体。根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晚在距今3000年时,砚文化已初具雏形。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红山文化的石质研磨器,可谓砚之鼻祖。

砚,自其产生的那一刻,就极具文人符号。如同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一样,一个识文断字的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砚。最初砚是一种工具,一种研磨工具。用研石把碳研磨成微小颗粒,和胶兑水,调制成适合书写的浓度和湿度,用笔书沾取后书写在绢纸上。所以在历史不断的沿革中,砚台的形制始终引领或顺应潮流,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砚台”,成型约是在汉代晚期。而如今砚台已经渐渐退出“实用舞台”,由实用器转化为赏玩器,变成“文人”的身份典型象征。

砚之所以从古至今就具有文人符号的特征,与其材质大有关联。砚台和砚台文化与其他“文房三宝”产生巨大差异的关键在于材质,砚台相对易保存,不易耗损。砚台的材质以石为主,另外也有金属(铁、锡等)、瓷、木、竹、玉、翡翠、玛瑙等,这些材质决定了砚台可以被保存和流传较长时间,所以我们有幸可以以时间轴为脉络对古今砚文化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

砚文化最为值得观赏和有趣的方面不仅在于集历朝历代砚台品类之全,而是在于另一个方面。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地区的人文历史并不是非常悠久,文人体系的文化遗迹最早即唐代青龙镇遗址,但从晚清上海开埠以后,上海一跃而起,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和“海派精神”是分不开的。上海人广泛的接纳和吸收外地来沪的移民和他们携带而来的多元型文化,融合与杂糅,最终形成了具有“海派精神”的“海派文化”,“海派”即海纳百川之派。砚文化的“海派收藏”亦是如此,与“海派精神”一脉相承。从砚石产地和制砚匠人两方面来看,上海都不具优势。上海本地不产砚石,离上海最近的砚台产区是江苏苏州灵岩蠖村,而上海的制砚历史也仅是晚清以后出过若干制砚大家,但是以海派收藏为博大胸怀,排除地域观念、排除特定历史观念,只要是“好东西”,上海的文人和藏家都乐于并擅于收集、珍藏,所以在此次展览中,除了以时间轴为脉络呈现展品外,我们还将焦点聚集在“砚台铭文文化”这一方面。

我以为砚台铭刻分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所有权展示作用转变成一种文学性的“奇迹”,两个阶段的启承转折发生在南宋晚期至元代。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砚台铭刻都是归属权的展示,其中有若干方汉代的砚台就是典型代表,砚台的所有者在砚身刻上自己的名字,甚者在砚台制作过程中打上封泥,直接把私印押制在砚台上,以“宣誓主权”和表达喜爱之情。晚唐时期,所刻内容趋向具体和细节化,所有者往往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凿凿记之。

元代文化作为分水岭,相较之前的文化产生了很大转变,文人开始身怀轻松的治学心态,并注重耍玩的情趣。“市井文化”的兴起,引发戏曲、戏剧、杂剧和散曲在同一时期的大发展,在比较宽松的、关注娱乐体验的文化态度的影响下,文人的想法、志向、胸怀也变得广阔,这些波澜情绪以铭文的形式在砚台上展现出来。

根据痕迹学和其他证据考证,自宋代以后,文人在砚台上铭刻并不是拿刻刀随性刻画,而是如同篆刻印章一般,认真细致地在砚台上打墨稿,后在墨稿基础上进行篆刻。砚台之于文人是具有别样情怀的器物,古来就有“砚田”之称,如同田地之于农民,砚台是寄托文人无线希望的一片肥沃之田。农民辛苦劳作收成来自田地,文人头悬梁锥刺股,辛勤读书、写字、注录,他寄情于日常文房爱物——砚台上,希望砚台滋养他的文心文脉,助其入仕、出名,取得一番成就。

因此,砚台铭文内容、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有作者的自我勉励、友人之间歌颂、生活逸事记载、借物咏怀、用典抒情等。此外,砚台铭文的史料价值极高,借助铭文能对所提及人物进行旁证和考据,填补记载的缺失或与史料和田野考古结果相互印证。

文心在兹——古今砚文化特展展品选赏

新时期时期 红山文化研磨器

40x26x7cm

汉 铜圈足辟雍带盖陶砚

侯宗之印款

12x4.5cm

南北朝 十二足辟雍青瓷砚

19.7x5.5cm

宋 抄手澄泥砚

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款 李氏铭

17.2x11x5.4cm

宋 商玉鳖砚

“鲽砚庐”款

8.5x6.5x2cm

辽 三彩竹节牡丹蹴鞠纹暖砚

20x16x15cm

元 金晕金星玉带歙砚

韩天衡铭

20.5x14.5x3.5cm

元 银星纹鱼化龙歙砚

18x14x4cm

明 石瘿黑端砚

韩天衡铭 韩回之刻

15x9x5cm

清 大西洞包袱端砚

吴昌硕(1844-1927)铭

19x13x3cm

清 大业十二年(616年)砖砚

阮元(1764-1849)铭

14x18x5.5cm

清 菊花石大砚

31x21x7.5cm

清 老坑君子砚

韩天衡铭盖

10.8x8.8x1.8

清 老坑唐八卦双龙铜镜端砚

15x2.5cm

清 麻子坑博古砚

张太平(1709-?)制 韩天衡铭盖

17x11x3cm

清 麻子坑蕉林佳人砚

20x15x3cm

清 麻子坑罗汉洗像端砚

程十髮(1921-2007) 韩天衡铭

21x14x3cm

清 杞菊延年撒螺钿木胎漆砂砚

14x9x3cm

清 造办处制坑仔龙纹随形砚

余甸(1655-1726) 林佶(1660-约1720)铭

21x15.5x5cm

近代 坑仔铜镜端砚

陈端友(1892-1959)制

13.3x1.8cm

近代 麻子坑蕉叶纹双清馆度曲端砚

溥侗(1877-1952) 冒广生(1873—1959)铭

周錬霞(1908-2000)绘 徐孝穆(1916-1998)刻

14x9x2cm

当代 博古纹白端砚

杨留海制 韩天衡铭盖

15x2.5x4.5xm

当代 赤壁天成砚

韩天衡铭

34x29cm

当代 歙砚

韩天衡铭刻

15x10.5x2.8

当代 竹断型端砚

张景安(1905-1975)制

17.5x3.1cm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发,谢绝未经同意自行拷贝至自己公微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