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近期子公司提报了一名办公室主任,谈不上什么管理能力,一个专员出身,从没做过行政,从没管过人;突然有一天和领导走得近了,就背着人力资源部要提拔为管理者。

拔苗助长,害的是苗,也害了其它的苗,其它的苗看到昨天还与自己一样的,今天就被拔了很高,一来被拔高的苗自己难受,自己跟不上啊,二来让大家对他孤立了,周围同事的关系变差了。

但有一种苗,被快速拔高了,自己就变得飘飘然了,弄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觉得自己终于干上领导了,就要有领导的威严,说一不二,就要呵斥下属了。以前“为难”过自己的同事,都要一一的报复了,因为自己手上有了点报复的权限了。

这不事情来了。需要盖个章,他是办公室主任,同时是公章保管员。公司的劳动合同是制式的,已经过法务部的审核版本。你们不需要员工填写什么内容。只要写上个人的基本信息,人力资源部发给员工签之前,都打上合同期限、工资项目等;就是这样的制式合同,需要盖章。

公司的盖章都是走OA 经过总裁批准的。劳动合同也不例外。但每次劳动合同的线上提报,这位新提拔的同事都要求,必须全部扫描作为附件上传。

事情是没有错,但总觉得有些不合适。也不好说,他为什么这样做。各位不要以为他是认真负责,规避责任。举一个例子,有个同事拿着一个文件需要盖章,他直接就把盖递过去让他盖,自己去上洗手间和倒水去了。回来时,用章的同事把章直接就放在桌上了。

有一次人力的同事去盖章,那就特别照顾了,必须他亲自盖,要一张一张的看。有些保密的信息他也要看。

有的朋友要说了,是不是你们得罪他了。这件事还真没有。我一直警戒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工作上的事情,没有谁和大家过不去。我一直要求大家公正、亲和、严谨。做事公正、为人亲和、作风严谨。

新晋管理者的常见错误

作为新晋升的员工,在自我认知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是以员工思维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事情都亲力亲为。一般会出现以下现象:

1.擅长的是自己去做事,希望从自己做完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带领大家一起做事;

2.自身的工作执行力很强,但仅限于自己,对于部门的员工,仍然是我行我素,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和激励;

3.从员工提拔上来,不具备管理思维,培训历练不够,对自己的定位仍然在员工层面;

4.这条很普遍,在日常的工作或管理过程中,还在担当员工的“群众代表”与公司或人力部门斗争,讨说法;

5.还有部分员工,在担任管理者后,由于自身的管理技能缺乏,管理工作非但不能胜任,而且还会影响到原有的技能;

6.部门提升的员工,存在管理观念陈旧,不仅影响个人的职场和发展,有时候还在阻碍团队的成长和业绩达成。

等等,这类现象和问题很多,不一而足。管理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员工走向管理

当你是员工的时候,你的努力主要和你的成长有关;当你是领导的时候,你的努力主要和员工的成长有关了。要有这个意识。试着列举一下:

1.由局部专家走向综合管家

员工与领导的区别就是,员工基本上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做好某个领域的事情后,再去做其他领域的工作职责。都很优秀突出了,才会走上管理岗位。管理者需要同时兼顾多个领域,有自己熟悉的领域,也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是各个领域的管家。

2.由高级战士迈向指挥官

这条很好理解,由特别优秀的战士,走向了指挥官,从个人的单枪匹马提升到与团队的协同作战,带领团队去冲锋陷阵,去实现业绩。不仅业务能力精湛,还要综合和宏观考虑内外部环境。分析局部的不利,又要看到整体的有利趋势。通俗的说就是考虑问题不在是一根筋了。

3.从基本管事走向基本管人

流程管事,制度管人,作为员工,承担着具体工作职责,具体事务的办理和执行的居多;管理者,不仅要传达好公司的战略和经营目标,形成本部门的业绩目标;还要分解到每个岗位个体。协助和引导下属完成他们的工作目标,达成绩效。而不是自己整天干着具体的事务。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大家的职场有些许启发。

作者:史泽华,职业经理人,资深人力资源总监,解构职场经验、分享实战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