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襄王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被当作人质,送往齐国很多年;楚怀王去世的时候,这个太子就向齐国国王申请回国去继承王位,齐国国王齐湣王拒绝说:如果你回国之后割让东边500里土地给我,我就可以放你回去,否则你是不可能回去的。

太子说:这样我回去跟我的老师商量商量一下,明天我再向您回报,你看可以吗?

话说,这位太子的师傅叫生子,太子的师傅就对太子说:你就把土地割让给齐国吧,还是回去要紧啊,如果你太爱惜土地了,你就无法回国为父亲尽孝了:这也是违反天道人伦的行为,所以呢,我还是主张你回去把土地献给齐国国王。

第二天太子就向齐国国王回复说:我愿意把500里土地献给大王您。齐国也就准许这位太子回国了。

这个太子回国之后就继位为楚王,这个时候齐国就假装道贺,派了50骑前来交割土地。

楚国王就对师傅说:齐国已经派人前来交割土地,我们该怎么办呢?

大王不必担忧,明天早朝的时候,接见各位大臣,要求每个人都献计一个。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楚国王就说:我所以能回国,是因为我答应把东边500里土地割让给齐国。现在齐国派人来要了,各位爱卿看看该怎么办是好?

第一个发言的是楚国大元帅楚良:大王您可不能违约不给土地啊,您是君王,你的话像金子一般宝贵,如果违约就是失信于诸侯,齐国优势大国,以后就不能和各个诸侯国结盟了。大王您不如先把土地割让给齐国,然后在发兵重新攻占夺回来。咱们给他们是为了守信,发兵攻打是因为我们强大。

大臣肖建议说:不能给齐国这些土地啊,他们已经是这么强大的国家了,如果再把咱们东边500里的土地给他们,咱们就失去了一半的土地了。我主张率兵防守为好。

大臣景这样建议:不能给齐国土地,不过大王您已经答应给他们土地了,现在不想给的话,可能会背负一个不讲信用的名声。这样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守得住东边的土地了,我想去想秦国求援。

楚国王不知道如何办,不知道采纳那个大臣的。退朝回来问师傅。师傅说:您三个都采纳。大王您先派大元帅50辆战车去齐国割地;等大元帅出发后,您再派大臣肖为大将军去镇守东边的土地;在大臣肖出发后,再派大臣景去秦国求救。

楚国王就按这个计谋去办。

大元帅楚良到了齐国,齐国就派兵来接受土地。大臣肖见到齐国派兵来收地,就告诉他们:我是来镇守这边的土地的,与土地共存亡。

齐王听说楚国献地又派兵守地,很不高兴,问大元帅楚良,楚良说,我是奉国王命令来献地的,大臣肖是私自发兵的。齐国王一听就发动二十万大军攻打。

不过大军还没到达,秦国救援的三十万大军就已经开到了齐国边境线。秦国大将军对齐国说:你们不让楚国太子回国尽孝是不仁,勒索楚国500里土地,这是不义。你要在争夺土地,只能一战了。

齐国无奈,只好班师。楚国不但解除了齐国的威胁,而且还不伤一兵,没有失去一寸土地。

这就是计策的高明之处,要是换着其他人,恐怕要割地了,或者免不了兵戈相见,伤亡惨烈。各位从中看出什么没有?

作者:史泽华,职业经理人,资深人力资源总监,解构职场经验、分享实战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