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戰機的出現,把人類的戰爭從地面拉向了空中。自此,昂貴的戰機成了保家衛國的利器。而駕駛這些利器的飛行員,除了飛行技術,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也是一名合格飛行員所必須的。

冷戰前期的蘇聯軍工在許多方面,可以說獨樹一幟,遙遙領先。其中最爲出名的就是米高揚設計局出品的米格25戰機,它是當時唯一能突破三倍音速的戰機。優異的性能甚至讓蘇聯特意增開生產線,以生產更多的米格25。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大洋彼岸的美國對其充滿好奇,試圖獲取一架一探究竟。爲此美國也想出了許多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利誘:對叛逃到美國或者是盟友國的飛行員,給予高額的獎賞和加入美國國籍的優厚待遇。

最終還真釣到了一條大魚,別連科駕駛米格25戰機逃亡日本。讓俄國最先進的航空技術被對手一覽無遺。其實,這樣類似的事件在當時的俄國並非個例。強盛時代的俄國空軍,一直被叛逃事件困擾。

2016年波蘭《華沙生活報》,曾在其歷史版塊刊登文章:揭祕了冷戰時期,駐紮在波蘭的俄國飛行員的叛逃事件。在當時兩大陣營對峙時期,若想從東歐逃往西歐,直接從空防嚴密的兩徳邊界飛過是不現實的。最大的捷徑就是從波蘭往北飛到丹麥降落。一時間,這條路線,成爲了一些叛逃者逃跑的第一選擇。

1965年5月,駐紮在波蘭的一個俄國轟炸航空兵團照常進行巡邏任務。但在一架載滿燃油的圖16式轟炸機上,機長亞歷山大.布特科夫和一號領航員彼得.巴哈洛夫正策劃着叛逃計劃:打算駕駛這架在當時算比較先進的轟炸機,往北飛逃往丹麥。他們知道美國人開出的價碼,如果駕駛一架如此龐大的轟炸機飛到西方,每個人能拿到60多萬美元,也就相當於如今的1000萬美元。他們自認爲,拿到這筆錢一輩子喫穿,都不用發愁了。

但這架圖16上除了他們兩人,還有副駕駛、二號領航員、通訊員和尾部炮手。這些人會成爲其叛逃計劃的阻礙。爲了奪取轟炸機叛逃敵國,他們甚至不惜殺害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最終,兩人用攜帶的手槍和匕首將副駕駛,二號領航員和通訊員殺害。兩人隨機駕駛80噸的圖16降低高度,加速飛往丹麥,並降落在了當地機場上。剛剛落地兩人就向西方“表白”了一番。並在之後的日子裏,知無不言的把自己知道的空軍和戰機的信息都說了出去。

布特科夫來到美國之後,進一步幫助美國研究對抗俄國空軍的戰法。不過叛徒並沒有善終,在叛逃事件五年後,布特科夫在自己的家中被神祕的暗殺了。一張字條扔在了他的身上,上面用俄語寫着復仇和五年前被他們殺害的三名飛行員的名字。美情報局分析這是克格勃進行的鋤奸行動,以此昭告一切叛逃者絕無出頭之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