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P 圖

" 雖然這兩年神龍遇到很多困難,但股東雙方依舊充滿信心。"4 月 18 日,神龍公司中法雙方高管首次就 " 搬遷風波 " 公開回應。神龍公司總經理蘇維彬說," 對神龍當前面臨的問題,中法股東雙方的認識高度一致。現在首要問題是要花時間重塑品牌,其次是找回市場份額。"

雖然從當前的銷售數據來看,神龍汽車還未找回狀態,特別是經歷了 " 搬遷風波 " 後,神龍汽車兩大合資公司——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的管理團隊接近重新換血,這也對神龍汽車的市場銷量帶來較大影響。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神龍汽車銷量爲 8.27 萬輛,雖同比增長了 2.23%,但由於今年神龍汽車的目標是實現開票 46.3 萬輛,所以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神龍汽車還沒有完成預定目標的 20%。

儘管如此,神龍汽車管理層依舊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戰略層面看,我們的信心來自三方面:神龍在中法股東雙方的戰略地位未變,雙方股東對神龍未來跨越百萬輛的目標沒變,對神龍經營層重回賽道的信心沒變。" 蘇維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是神龍汽車重回賽道的關鍵一年,重點是夯實基礎,打造好全價值鏈基礎體系和能力。我們將以 14 個課題爲中心、做好 6 方面能力提升。"

總部收權重塑品牌

今年 1 月,一紙突發的搬遷公告在神龍內部掀起巨浪:人才流失,營銷體系承壓,神龍——這家即將邁過 27 歲生日的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 搬遷風波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對神龍品牌的損害。" 一位曾在神龍供職多年的員工向記者如此感嘆。

事實上,神龍方面也深諳此理。" 今年我們要重新刷新雙品牌(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的內涵,對品牌形象重新塑造。" 蘇維彬強調,修復是當前的第一要務。

據瞭解,今年是東風標緻的口碑激活年。5 月,東風標緻將首次啓動超級品牌日活動,並將每年舉辦;東風雪鐵龍也要在即將舉行的北京車展上,發佈 "inspired by you" 的中文主張。

" 神龍 1992 年成立,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合資車企,但品牌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同樣是多品牌運營,神龍不如上汽通用,這是客觀事實。" 蘇維彬說,此次兩大品牌總部回武漢的目的就是爲解決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協同發展問題。" 接下來,兩品牌的決策會放在武漢,上海市場部是執行部門,不具決策權。"

改爲對標東風日產

品牌形象修復是神龍解決當前困境的第一步。目前神龍之所以在市場層面表現不佳,原因有很多,包括中法雙方意見不一、定價體系混亂、產品戰略 " 踏空 " 等。

對此,神龍相關負責人也進行了回應。" 剛開始我和麥總(指麥柯然,神龍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會爲一個問題或決策爭議討論很久,但經過磨合,現在中法團隊的合作已到了新高度。我不在時,麥總可全權做決策,或麥總不在,我做決定。" 蘇維彬告訴記者,這已成爲雙方的默契,充分體現了雙方的信任。

對於產品定價,蘇維彬直言,這是神龍經營層面的事,股東雙方不會參與定價。" 我們以前的定價一直被詬病,新車上市不到三個月就促銷,不夠再加,促銷多達三、四萬元,但這是以前。我和麥總來了以後,正努力改變。現在的定價是希望一步到位,當然也會有一定讓利空間。" 蘇維彬說,在東風雪鐵龍天逸 " 一步到位 " 定價後,雙品牌定價會沿用此策略。

產品層面,東風雪鐵龍 SUV 車型 C4 AIRCROSS 將在今年 9 月上市,將搭載斑馬智能網聯繫統;東風標緻則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投放新 508,之後是全新 408。" 未來三年,我們會投放 12 款新產品,其中包括全新車型和改款車型,我們已在優化投放節奏。" 麥柯然說。

新能源車方面,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神龍會基於富康品牌推出第一款純電動車,並將於年底正式投放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則會在明年投放。" 富康會以合資自主品牌名義迴歸,富康品牌新能源車會成爲神龍的第三品牌。" 蘇維彬解釋稱。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份額下滑,以往東風標緻對標大衆、東風雪鐵龍對標福特的定位將改變。" 我們最近會調整對標的企業,現在討論的是東標和東風日產對標,因爲和大衆對標的差異太大,反而適得其反。" 蘇維彬說。

通過這一系列改革,神龍明確了 2017~2023 年發展目標和 " 三步走 " 戰略路徑,即:2017 年站穩腳跟;2018~2020 年重回賽道;2021~2023 年追求卓越。

據瞭解,神龍 " 重回賽道 " 的核心目標包括市場份額至少 3%,對應的是 2020 年銷量在 70 萬輛以上,經營利潤率在 5% 以上,質量達到行業前三水平等。

但按照神龍去年 37.8 萬輛的銷量以及 1.5% 的市佔率來看,要實現上述目標並不容易,複合增長率要達到約 23%。" 雖然這比現在車市的平均增長率要高,但我們以前是做到過的,並且 3% 市佔率是一道紅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品牌不會被邊緣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