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眼睫狀肌調節能力強 散瞳驗光可區分“真假”近視

“我們的眼球如同一臺照相機。青少年一旦患有近視,如同照相機的聚焦功能失效,眼球將外界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導致圖像變虛。”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黨委書記、市一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鄒海東教授爲“近視眼”作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他指出,上海目前已成爲中國大陸青少年近視患病率最高的地區,近視低齡化現象加劇。

近視成因各不相同

“近視與遺傳相關,但更多研究表明,近視與環境因素密不可分。”鄒海東認爲,教育時間延長、教學難度提高或成爲引發近視的因素,如孩子過早進入教育機構、視覺作業載體不當等均可產生影響。城市內開闊空間受限、教室燈光環境和家庭近距離用眼光環境不佳、戶外活動時間減少、讀寫姿勢不良等環境和行爲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他同時強調,部分家長眼保健和醫療服務意識薄弱,未能實現“早發現、早治療”,或是正確防治理念和措施落後,驗光配鏡“不恰當、不及時”,都可成爲誘發近視的重要因素。

兒童眼睫狀肌調節能力強 散瞳驗光可區分“真假”近視

散瞳驗光至關重要

與成人相比,兒童的眼睫狀肌有很強的調節能力,直接驗光並不準確。醫生需採用專用眼藥水進行暫時的調節麻痹,才能準確測出屈光度數,這一過程稱爲散瞳驗光。

“如同山的高度,兒童的視力本身處於一定的水平,直接採用量驗光度數的水平是不準確的,一定要使其迴歸至‘海平面’,來判斷他們是否真的存在近視。”鄒海東表示,有時假性近視是因爲調節力的影響,兒童到醫院看病時,一定要進行散瞳驗光,來區分“真假”近視。對於還未近視的兒童,散瞳驗光可以瞭解遠視度數儲備的情況,判斷近視的風險,幫助兒童定期檢查、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起到及時防範的作用;對於已近視的兒童,定期檢查可以知道近視程度,確定配鏡度數。

散瞳驗光通常情況下沒有副作用,屬於兒童眼視光門診常規的檢查項目,有極少見的禁忌症不適宜散瞳,如青光眼。

兒童眼睫狀肌調節能力強 散瞳驗光可區分“真假”近視

戶外活動預防近視

關於近視的早期預防手段,鄒海東強調,一是持續讀書要保證“二要二不要”原則,二是保持正確的讀寫坐姿,三是充分的戶外活動時間。

首先,堅持“二要二不要”。“二要”即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連續讀書寫字1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二不要”包括不要在光線太暗或直射陽光下看書、寫字,也不要在躺着、走路或乘車時看書。

其次,兒童要學會正確的握筆及讀寫姿勢。握筆要“拇指捏着、中指託着、筆桿躺着”,手指與筆尖距離爲2.33釐米~2.67釐米。正確的讀寫坐姿應保證身體離桌子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身體坐正,切忌歪着躺着。

此外,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是預防近視的最有效手段。“陽光能夠促進多巴胺的釋放,延緩眼軸增長。建議每週保證14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量,平均分散進行的話效果更好,即保證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鄒海東介紹,目前廣州、臺灣等地已有相關經驗證明,每天增加一定程度的戶外活動時間,近視發病率明顯下降。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