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燕京

北京刷二維碼乘地鐵已經進入全面公測階段,今年5月北京所有的易通行(北京軌道交通單程票互聯網票務服務平臺)APP註冊用戶不僅可以在線遠程購地鐵票,還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進出地鐵站。該APP支持安卓、蘋果等系統的所有品牌智能手機。地鐵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站是目前爲數不多的公測站點,近日,記者來到這裏體驗了一回刷手機乘地鐵。

在機場3號航站樓地鐵站既可以在線購票,也可以掃碼進站。記者還沒到站點便下載了易通行APP,並在上面花了25元在線購買了從3號航站樓到三元橋的地鐵票。

在線購票非常簡單,只要點擊進入“在線購票”,輸入始發站、到達站,頁面就會自動生成價格,併發送一個二維碼。記者到達3號航站樓地鐵站時發現這裏排隊買票的乘客真是不少,估計排隊購票需要5分鐘左右。而就在排隊購票的旁邊就有一排機器,這些機器不是自動購票機,而是在線購票取票機。記者將手機打開,將購票時推送的二維碼放在出票機的掃碼窗口,車票立刻就從機器裏吐出來了。這個車票與排隊購買的車票是一樣的,都是地鐵專用乘車卡。

記者拿到車票後沒有乘坐地鐵,而是體驗了退票。在APP上購票成功後,就可以看到上面顯示購買的電子車票在沒有取票前隨時可以通過APP直接退票的提示。但是取了票後還能退嗎?記者在取票機上尋找,發現取票機上也有退票選項。只要選擇“退票”,把車票放到進票口的位置機器自己就會把車票“吞”下去,然後吐出一堆一元硬幣,這就是退票款。用機器退票,退回的是現金而不再是網上退款。

在線購票的確要比排隊購票省時間,但是畢竟還要取票,不如直接刷手機進站更方便。在進站口,記者看到刷手機的閘機前有點擁堵,3位工作人員不停地給乘客解釋着如何使用手機掃碼進站。一位60多歲的女士揹着一個大雙肩揹包,一手牽着孫子,另一隻手拿着手機,工作人員用手指滑動、點擊她的手機,手把手教她怎麼使用掃碼乘車。不少乘客對於這一新事物非常感興趣,也不着急趕路,而是站在旁邊研究如何掃碼進站。站臺的工作人員一邊教乘客們如何掃碼進站,一邊招呼埋頭學習的乘客:“大家到一邊研究,別擋住進站口,不明白的我們會告訴您。”

這時有乘客開始抱怨:“掃碼不是爲了更快嗎,現在怎麼還變慢了。”工作人員解釋說:“很多乘客第一次

使用,不熟練,以後都會用了

就好了。現在北京軌道交通

的日均客運量已破千萬人

次,每天都有70萬乘客要在到達地鐵站後,使用人工售票窗口或自助設備購票乘車,大家要是都掃碼乘車,一分鐘就能通過幾十人,那就都方便了。而且掃碼乘車每月累計乘車消費滿100元,還可享受8折優惠,滿150元可享受5折優惠。現在學着麻煩,將來乘車就會既省時間又省錢。”

其實用慣了APP的年輕人根本不用別人教,只要從軟件商城裏下載易通行APP,然後註冊、選擇支付方式就可以了。在使用的時候打開APP,首頁有“掃碼進站”“在線購票”等不同的選項,想用什麼方式直接點擊就可以了。

記者看到,能夠掃碼進站的閘機只是將以往的進站閘機改造了一下,所有閘機均加裝了一個黃顏色的二維碼掃描設備。記者在手機上打開APP點擊掃碼乘車,當二維碼出現後,便拿着手機在閘機的掃碼處進行掃碼,但是卻沒有掃上。記者正感覺奇怪時,工作人員走了過來,看了看記者的手機說:“把手機的亮度調亮一點再試試。”記者把手機亮度調亮後,便順利地通過了閘機。

不過記者觀察發現,掃碼進站的速度顯然不如一卡通掃碼進站快。使用一卡通進站可以說是暢通無阻,掃卡的同時閘機就已開門,一秒鐘過一位乘客一點都不緊張。但是掃碼進站就沒有這麼快,不少乘客要掃兩三遍閘機才能打開。即便一遍掃碼通過,需要的時間也比使用一卡通要多。

此時,已經是下午3點了,記者的手機快沒電了,儘管隨時都帶着充電寶,不過要是沒帶充電寶的乘客手機沒電了可怎麼出站?此時,記者腦子裏又出現一個疑問,地鐵是出了名的通信信號不好,進出站沒信號就不好辦了,尤其是出站時沒信號那就太讓人着急了。

記者詢問工作人員得知,一旦出現任何出不去站的情況,只要找站臺工作人員補票就可以出站。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出站了,有信號了,手機中的APP顯示沒出站、沒結賬怎麼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用擔心,付款信息都是聯網的,只要交了錢APP上就會有顯示,不會影響個人信用。

智慧城市可以讓人們生活更方便、出行更快捷、環境更宜居,而城市公共交通的互聯網化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據記者瞭解,截至目前,易通行的註冊用戶數量已近180萬,而網絡在線購票的日均取票量也已穩定在8萬張以上。其中,已開通刷二維碼進站的機場線四站的日均過閘數量超800人次。儘管在實現“無票時代”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新問題,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所有的難題都將不再是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