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約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戴叔倫

戴叔倫作爲唐朝衆多詩人中的一員,生活在大曆、貞元時期,彼時之文壇多是一片細微沉悶的呻吟聲,詩人們“着眼用力於寫日常生活,時序的遷流,節物的變化,人事的升沉離合等方面的描繪,貫串於憫亂哀時的情緒之中,便形成大曆詩歌的基調。詩人們對這些方面具有特殊的敏感,寄以沉重的感慨”。

戴叔倫的詩歌也正體現出大曆詩風,時代的脈搏震顫在戴詩中,建功立業的些微呼號掙脫不出壓抑沉悶的時代外殼。儘管他才華橫溢,但是由於唐朝詩人衆多,尤其是大詩人李白和杜甫的光環太盛,最終也沒能凸顯出他的名氣和地位。

戴叔倫詩歌一方面體現出大曆、貞元時期詩歌創作淒冷低迷的風格,但也顯示出敦厚深婉的一面。他的詩歌才藝究竟如何呢?哲學詩畫爲你精選了他的24首著名詩詞,一起來品讀。

1、《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2、《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

3、《三閭廟》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4、《題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5、《調笑令·邊草》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6、《蘇溪亭》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7、《宮詞》

紫禁迢迢宮漏鳴,夜深無語獨含情。

春風鸞鏡愁中影,明月羊車夢裏聲。

8、《從軍行》

丈夫四方誌,結髮事遠遊。

遠遊歷燕薊,獨戍邊城陬。

西風壟水寒,明月關山悠。

酬恩仗孤劍,十年弊貂裘。

9、《竹》

卷籜正離披,新枝復蒙密。

翛翛月下聞,褭褭林際出。

豈獨對芳菲,終年色如一。

10、《雨》

歷歷愁心亂,迢迢獨夜長。

春帆江上雨,曉鏡鬢邊霜。

啼鳥雲山靜,落花溪水香。

家人亦念我,與汝黯相忘。

11、《塞上曲》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12、《古意》

悠悠南山雲,濯濯東流水。

念我平生歡,託居在東里。

失既不足憂,得亦不爲喜。

安貧固其然,處賤寧獨恥。

13、《遣興》

明月臨滄海,閒雲戀故山。

詩名滿天下,終日掩柴關。

14、《春怨》

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

欲知別後相思意,回看羅衣積淚痕。

15、《相思曲》

高樓重重閉明月,腸斷仙郎隔年別。

紫蕭橫笛寂無聲,獨向瑤窗坐愁絕。

16、《送人遊嶺南》

少別華陽萬里遊,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17、《夜坐》

夜靜河漢高,獨坐庭前月。

忽起故園思,動作經年別。

18、《與友人過山寺》

共有春山興,幽尋此日同。

談詩訪靈徹,入社愧陶公。

竹暗閒房雨,茶香別院風。

誰知塵境外,路與白雲通。

19、《山行》

山行分曙色,一路見人稀。

野鳥啼還歇,林花墮不飛。

雲迷棲鶴寺,水澀釣魚磯。

回首天將暝,逢僧話未歸。

20、《偶成》

野水連天碧,峯巒入海青。

滄浪者誰子,一曲醉中聽。

21、《山居即事》

巖雲掩竹扉,去鳥帶餘暉。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養花分宿雨,剪葉補秋衣。

野渡逢漁子,同舟蕩月歸。

22、《相和歌辭·長門怨》

自憶專房寵,曾居第一流。

移恩向他處,暫妒不容收。

夜靜管絃絕,月明宮殿秋。

空將舊時意,長望鳳凰樓。

23、《冬日有懷李賀長吉》

歲晚齋居寂,情人動我思。

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詩。

月冷猿啼慘,天高雁去遲。

夜郎流落久,何日是歸期。

24、《賦得長亭柳》

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

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遊。

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相關文章